出自宋代方岳《霪雨》:
朝雨暮雨不肯晴,昏昏冥冥如翳塵。
舍有連月汗流礎(chǔ),道傍前日泥埋輪。
東南地傾水所匯,潮汐沙擁江之漘。
埧頭中沙坐可想,往往政與洪濤瀕。
陵遷谷變不知代,但見萬瓦差鱗鱗。
老錢試手建都邑,蓋亦安土非經(jīng)綸。
海鹹舄鹵易嵐霧,況此梅蒸天絪缊。
沮洳與吾類{上圭下黽}黽,爽塏久欲還麋麇。
因思吳趙寧愛此,適山灞上翔真人。
當時倘匪地天泰,詎知無意云雷屯。
注釋參考
舄鹵
同“潟鹵”。
含有過多鹽堿成分不適于耕種的土地。
嵐霧
山中霧氣。 唐 劉恂 《嶺表錄異》卷上:“嶺表山川,盤鬱結(jié)聚,不易疎洩,故多嵐霧作瘴,人感之多病,腹脹成蠱?!?宋 張世南 《游宦紀聞》卷六:“谿流初漲,嵐霧滃鬱?!?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記·滇游日記六》:“時嵐霧在下,深崖峭壑,茫不可辨。”
梅蒸
梅雨季的濕熱之氣。 宋 王安石 《紙閣》詩:“氈廬易以梅蒸壞,錦幄終于草野妨?!?/p>
絪缊
(1).古代指天地陰陽二氣交互作用的狀態(tài)?!兑住だM辭下》:“天地絪緼,萬物化醇;男女構(gòu)精,萬物化生?!?孔穎達 疏:“絪緼,相附著之義,言天地無心,自然得一,唯二氣絪緼,共相和會,萬物感之,變化而精醇也?!?高亨 注:“絪緼借為氤氳,陰陽二氣交融也……天之陽氣與地之陰氣交融,則萬物之化均徧?!薄稘h書·揚雄傳上》:“絪緼玄黃,將紹厥后?!?顏師古 注:“絪緼,天地合氣也?!?明 宋濂 《示公道行碑銘》:“大化絪緼,變合無垠?!?清 鄭燮 《濰縣署中與舍弟墨第二書》:“夫天地生物,化育劬勞,一蟻一蟲,皆本陰陽五行之氣絪緼而出?!?/p>
(2).亦作“ 絪氳 ”。形容云煙彌漫、氣氛濃盛的景象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八詠詩·會圃臨春風》:“既鏗鏘以動佩,又絪緼而流射?!?唐 溫庭筠 《觱篥歌》:“情遠氣調(diào)蘭蕙薰,天香瑞彩含絪緼?!?明 高啟 《槎軒記》:“磅礴絪緼厚薄,隨其所得?!?清 陳培脈 《登慈恩寺浮圖》詩:“絪氳香界從朝暮,高下桑田幾變更?!?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補編·祭書神文》:“今之夕兮除夕,香焰絪緼兮燭焰赤?!?/p>
方岳名句,霪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5碧藍航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