殘雪西郊路,依稀已似春
出自宋代方回《正月初七日如江西以畏飲辭吳式賢宅宿向果市》:
殘雪西郊路,依稀已似春。
初程何必遠(yuǎn),相識(shí)況如親。
久遠(yuǎn)交宜淡,沉綿飲戒醇。
故辭情話龍,擬便穩(wěn)眠身。
販旅駢荒店,蠻音酗近鄰。
霰穿疏瓦亂,風(fēng)掠破巾頻。
倦馬噴醒嚏。
頑雞絕凍呻。
謾夸為客慣,卻憶在家貧。
老嫗言堪取,諸即意勿嗔。
近來軍過后,少有早行人。
注釋參考
殘雪
尚未化盡的雪。 唐 杜審言 《大酺》詩:“梅花落處疑殘雪,柳葉開時(shí)任好風(fēng)?!?唐 于良史 《冬日野望寄李贊府》詩:“風(fēng)兼殘雪起,河帶斷氷流。” 明 文徵明 《除夕》詩:“臘意亦知人戀歲,為留殘雪隔年看?!?/p>
郊路
郊野的道路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湯公》:“魂乃離竅,忘軀殼矣。而渺渺無歸,漂泊郊路間。”
依稀
依稀 (yīxī) 含糊不清地,不明確地 vaguely;dimly 依稀掩映。——清· 林覺民《與妻書》方回名句,正月初七日如江西以畏飲辭吳式賢宅宿向果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合并匹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