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巖千尺高,曾見坡仙來
出自宋代鄧牧《九鎖山十詠來賢巖》:
石巖千尺高,曾見坡仙來。
坡仙化黃土,巖石空蒼苔。
縣知今人游,復(fù)令后人哀。
注釋參考
石巖
巖石。 唐 孟浩然 《宿立公房》詩:“何如石巖趣,自入戶庭間?!?唐 胡曾 《詠史詩·四皓廟》:“四皓忘機(jī)飲碧松,石巖云殿隱高蹤?!?曹禺 《原野》序幕:“他象征著嚴(yán)肅,險(xiǎn)惡,反抗與幽郁,仿佛是那被禁梏的 普饒密休士 ,羈絆在石巖上?!?/p>
千尺
極言其深、高、長(zhǎng)。 唐 李白 《贈(zèng)汪倫》詩:“ 桃花潭 水深千尺,不及 汪倫 送我情。” 宋 王安石 《道傍大松人取為明》詩:“虬甲龍髯不易攀,亭亭千尺蔭 南山 ?!?/p>
坡仙
宋 蘇軾 號(hào) 東坡居士 ,文才蓋世,仰慕者稱之為“坡仙”。 宋 張矩 《應(yīng)天長(zhǎng)》詞:“換橋渡舫,添柳護(hù)堤, 坡仙 舊跡今續(xù)?!?金 元好問 《奚官牧馬圖息軒畫》詩:“奚官有知應(yīng)解笑,世無 坡仙 誰賞音。”
鄧牧名句,九鎖山十詠來賢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