鼓簧孔子與宓義
出自宋代石介《乙亥冬富春先生以老儒醇師居我東齊濟北張泂》:
鳳凰飛來眾鳥隨,神龍游處群魚嬉。
先生道德如韓孟,四方學者爭奔馳,濟北張泂壯且勇,楚丘李緼少而奇。
二子磊落頗驚俗,泰山石介更過之。
三人堂堂負英氣,胸中拳攣蟠蛟螭。
道可服兮身可屈,北面受業(yè)尊為師。
先生晨起坐堂上,口諷大易春秋辭。
洪音瑯瑯鄉(xiāng)齒牙。
鼓簧孔子與宓義。
先生居前三子后,恂恂如在汾河湄。
續(xù)作六經(jīng)豈必讓。
焉無房杜廊廟資。
吁嗟斯文敞已久,天生吾輩同扶持。
二人勉旃吾不惰,先生大用終有時。
當以斯文施天下,豈徒玩書心神疲。
注釋參考
鼓簧
(1).吹笙。簧,笙管中的銅葉,借指笙?!对姟で仫L·車鄰》:“既見君子,并坐鼓簧?!?毛 傳:“簧,笙也?!?朱熹 集傳:“簧,笙中金葉,吹笙則鼓動之以出聲者也?!?漢 王逸 《九思·傷時》:“使su{1*1}女兮鼓簧,乘戈龢兮謳謡?!?/p>
(2).稱頌。 唐 李邕 《唐贈太子少保劉知柔神道碑》:“是以嗣前人,食舊德,鼓簧史傳,柱石邦家,其來遠矣?!?/p>
(3).比喻巧言善辯。 清 端方 《請平滿漢畛域密折》:“而一二不逞之徒,竟敢乘此時機,造為 滿 漢 異族權(quán)利不均之説,恣其鼓簧,思以凟皇室之尊嚴,償叛逆之異志?!敝袊焚Y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武昌起義清方檔案·清吏條陳》:“天下皆知大亂將至,革匪乃得肆其鼓簧?!?/p>
孔子
孔子 (Kǒngzǐ) (公元前551—前479) 中國春秋末期思想家、教育家、儒家創(chuàng)始人。名丘,字仲尼,魯國陬邑(今山東曲阜東南)人。幼年生活貧困。學無常師,相傳曾問禮于老子。50歲時任魯國司寇,攝行相事。后同學生周游列國,終不見用。晚年致力教育事業(yè),傳弟子有3000人,著名者72人。政治上主張“正名”,認為“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”,都應名實相副,以鞏固等級名分和社會秩序。提倡德治教化,反對苛政。lun{1-1}理思想上宣傳“仁”?!叭省笔欠系燃壷贫鹊难孕幸?guī)范,又是維護家長制的精神支柱,是品德素養(yǎng)恭、寬、信、敏、惠的總稱。教育思想上注重“學”與“思”的結(jié)合,提出“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”和“溫故知新”。重視因材施教?,F(xiàn)存《論語》集錄孔子言行 Confucius石介名句,乙亥冬富春先生以老儒醇師居我東齊濟北張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