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陪籃輿尾,共此登臨閑
出自宋代司馬光《八月十六日過天街懷景仁》:
秋潦收四野,晴云無一斑。
忽驚龍六缺,遠(yuǎn)見鳴皋山。
涼飚入毛發(fā),顥氣清心顏。
悠然念吾友,逍遙城闕間。
思陪籃輿尾,共此登臨閑。
注釋參考
籃輿
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,形制不一,一般以人力抬著行走,類似后世的轎子。《晉書·孝友傳·孫晷》:“ 富春 車道既少,動經(jīng)江川,父難於風(fēng)波,每行乘籃輿, 晷 躬自扶持?!薄端螘る[逸傳·陶潛》:“ 潛 有腳疾,使一門生二兒轝籃輿。” 清 方文 《贈孫子穀》詩:“蹇予腳疾愁歸路,直遣籃輿送到家?!?/p>
登臨
登臨 (dēnglín) 登山臨水或登高臨下,泛指游覽山水 visit fam ous muntains,place of interest,etc. 南望彭澤、 都昌諸山,煙雨空濛,鷗鷺滅沒,極登臨之勝。—— 宋· 陸游《過小孤山大孤山》司馬光名句,八月十六日過天街懷景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宣仁圣烈皇后挽辭五首——— 蘇頌〔宋代〕
- 贈從弟弘元——— 謝靈運(yùn)〔南北朝〕
- 逍遙詠——— 宋太宗〔宋代〕
- 將至江州中流見庾樓慨然有感作庾樓行——— 史堯弼〔宋代〕
- 柳梢青(送呂子紹守峽)——— 侯置〔宋代〕
- 天凈沙·星依云渚濺濺——— 孟昉〔元代〕
- 春江曲——— 王涯〔唐代〕
- 內(nèi)人斜二首——— 張嵲〔宋代〕
- 青玉案——— 王千秋〔宋代〕
- 木蘭花慢(壽王實(shí)之)——— 劉克莊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