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舒岳祥《出入二嶺行》:
出童公,入童公,一嶺二水分西東。
前山萬竹入新路,新路蒼海通方蓬。
入黃甘,出黃甘,一山二水分北南。
北南百谷會江海,鎮(zhèn)亭下{1~1}注南山潭。
問君何事經(jīng)二嶺,辟寇辟兵探絕境。
青山兩路雙闕開,桑枯人煙在深井。
迢如這橫過澄溪頭,水風(fēng)激激流人影。
籃輿落日黃泥坂,短策東風(fēng)日將晚。
深竹人家少鄰并,麥苗翠被鋪平田。
忍饑猶自念民饑,餅餌風(fēng)來一飽寬。
況今圣算窮幽遐,檢括丁口究阡陌。
或說與更戍起南氓,或議關(guān)防驅(qū)北客。
中原隴土少人耕,何惜就寬因去窄。
自古先王訂版圖,兵農(nóng)合一如常式。
嗚呼先王為民定軍例,后王為軍定民籍。
嗚呼老儒臨風(fēng)三嘆息,為國何如惜民力。
注釋參考
何事
(1).什么事;哪件事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休沐重還道中》詩:“問我勞何事?沾沐仰清徽?!?唐 方干 《經(jīng)周處士故居》詩:“愁吟與獨(dú)行,何事不傷情?”《朱子語類》卷八:“陽氣發(fā)處,金石亦透,精神一到,何事不成?”
(2).為何,何故。 晉 左思 《招隱》詩之一:“何事待嘯歌?灌木自悲吟?!薄缎绿茣こ良葷?jì)傳》:“若廣聰明以收淹滯,先補(bǔ)其缺,何事官外置官?” 宋 劉過 《水調(diào)歌頭》詞:“湖上 新亭 好,何事不曾來?” 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狡脫》:“不解天公意,教人枉猜謎:何事癡呆漢,到處逢佳麗?”
辟兵
(1).躲避兵器傷害。《文子·上德》:“蘭芷以芳,不得見霜。蟾蜍辟兵,壽在五月之望?!?杜道堅(jiān) 纘義:“案《萬畢術(shù)》:蟾蜍五月中殺涂五兵,入軍陣而不傷?!薄缎绿茣ぴ酵踟憘鳌罚骸耙?韋慶禮 為司馬,署官五百。然脅誘無鬭志,家童皆佩符以辟兵。”
(2).防避兵災(zāi)。《藝文類聚》卷四引 漢 應(yīng)劭 《風(fēng)俗通》:“五月五日以五綵絲繫臂者,辟兵及鬼,令人不病溫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鬧榭》:“辟兵逢綵縷,卻鬼得丹砂。”
絕境
絕境 (juéjìng) 沒有明顯出路的困境 desperate situation 來此絕境。——晉· 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舒岳祥名句,出入二嶺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3街頭沖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