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雜詠一百首魏尚》:
塞外傳烽急,云中調(diào)守難。
誰為帝言者,白發(fā)老郎官。
注釋參考
言者
指諫官。 宋 邵伯溫 《聞見前錄》卷二:“ 仁宗 以微物賜僧,尚畏言者,此所以致太平也。” 宋 岳珂 《桯史·鴻慶銘墓》:“余在故府時(shí),有同朝士為某人作行狀,言者摘其事,以為士大夫之不忍為,即日罷去。” 清 戴名世 《贊理河務(wù)僉事陳君墓表》:“及言者紛起,司馬罷去,詔君就司寇獄;時(shí)君已病閲數(shù)月矣!”
白發(fā)
白發(fā) (báifà) 白頭發(fā) white hair 白發(fā)誰家翁媼。——辛棄疾《清平樂》郎官
(1).謂侍郎、郎中等職。 秦 代置郎中令,為皇帝左右親近的高級官員。屬官執(zhí)掌護(hù)衛(wèi)陪從、隨時(shí)建議等。 西漢 因 秦 制不變。 東漢 以尚書臺為行政中樞。其分曹任事者為尚書郎,職權(quán)范圍擴(kuò)大。 魏 、 晉 、 南北朝 時(shí)期,尚書郎官之制,略同于 漢 。 隋 分郎官為侍郎與郎。 唐 六部郎官,郎中之外,更置員外郎。 唐 以后郎官的設(shè)置,基本上無大變革?!妒酚洝ぴ魂隋e(cuò)列傳》:“﹝ 袁盎 曰﹞‘且陛下從 代 來,每朝,郎官上書疏,未嘗不止輦受其言?!薄逗鬂h書·明帝紀(jì)》:“ 館陶公主 為子求郎,不許,而賜錢千萬。﹝帝﹞謂羣臣曰:‘郎官上應(yīng)列宿,出宰百里,有非其人,ze{1~1}民受其殃,是以難之。’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:“ 裴安卿 做了郎官幾年,陞任 襄陽 刺史?!眳㈤啞段墨I(xiàn)通考·職官六·歷代郎官》。
(2).湖名。在 漢陽城 東南。 宋 姜夔 《清波引》詞序:“予久客 古沔 …… 郎官 、 大別 之幽處,無一日不在心目間。”參見“ 郎官湖 ”。
(3).指郎位星。 清 孫枝蔚 《式廬詩為石仲昭明府訪方爾止處士而作》:“江天昨夜寒偏甚,忽有郎官過少微?!眳⒁姟?郎位 ”。
劉克莊名句,雜詠一百首魏尚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