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韓元吉《次韻升之皮秋懷》:
客至得濁酒,共飲消百臧。
涼飆颯短景,感此歲已秋。
忽驚草木隕,尚喜禾黍收。
九鼎豈不慕,二頃亦良謀。
住圣實(shí)有言,未覺富可求。
注釋參考
九鼎
九鼎 (jiǔdǐng) 古代傳說夏禹鑄了九個(gè)鼎,成為夏、商、周三代傳國的寶物,象征國家政權(quán) weigh heavily 九鼎大呂?!妒酚洝て皆萸淞袀鳌? 后來用九鼎比喻言語等分量之重 一言九鼎豈不
豈不 (qǐbù) 難道不…?怎么不…? wouldn’t it result in 豈不容易?良謀
良謀 (liáng móu)好的策略。
三國志.卷十四.魏書.劉放傳.裴松之.注引資別傳:「暨朕統(tǒng)位,動(dòng)賴良謀。」 三國演義.第十一回:「吾屯濮陽,別有良謀,汝豈知之?!?反義詞: 惡計(jì)
韓元吉名句,次韻升之皮秋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0
糾錯(cuò)
猜你喜歡
詩詞推薦
最新應(yīng)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