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征視矛戟,制勝唯樽俎。
出自唐朝源乾曜《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》
匈奴邇河朔,漢地須戎旅。天子擇英才,朝端出監(jiān)撫。
流星下閶闔,寶鉞專公輔。禮物生光輝,宸章備恩詡。
有征視矛戟,制勝唯樽俎。彼美何壯哉,桓桓擅斯舉。
聲華振臺閣,功德標(biāo)文武。奉國知命輕,忘家以身許。
安人在勤恤,保大殫襟腑。此外無異言,同情報(bào)明主。
注釋參考
矛戟
矛和戟。亦用以泛稱兵器。《詩·秦風(fēng)·無衣》:“王于興師,修我矛戟,與子偕作?!薄盾髯印s辱》:“傷人之(一作以)言,深於矛戟。” 唐 元稹 《酬樂天東南行》詩:“判身入矛戟,輕敵比錙銖?!?/p>
制勝
制服對方以取勝?!秾O子·虛實(shí)》:“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,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?!?宋 陳亮 《酌古論·崔浩》:“天下有奇策者,運(yùn)籌於掌握之間,制勝於千里之外?!?明 馮夢龍 《智囊補(bǔ)·兵智·戰(zhàn)車》:“用車,則人有所依,可施其力,部伍有束,不得而逃,則車可制勝明矣?!?杜鵬程 《保衛(wèi)延安》第一章:“黨中央和 mao{1-1}主{1|1}席 在 延安 撫養(yǎng)了這千千萬萬的人,并給了他們制勝的思想武器?!?/p>
樽俎
(1).古代盛酒食的器皿。樽以盛酒,俎以盛肉。《莊子·逍遙游》:“庖人雖不治庖,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暢玄》:“越樽俎以代無知之庖,舍繩墨而助傷手之工?!?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六:“辭了 法聰 ,別了夫人,把樽俎收拾起?!?/p>
(2).指宴席。 漢 劉向 《新序·雜事一》:“ 仲尼 聞之曰:‘夫不出於樽俎之間,而知千里之外,其 晏子 之謂也,可謂折衝矣?!?宋 王安石 《寄郎侍郎》詩:“久愿作公樽俎客,恨無三畝斲蓬蒿!” 陳毅 《滿江紅·送周總理赴日內(nèi)瓦》詞:“看我公樽俎折強(qiáng)權(quán),期贏獲。”
源乾曜名句,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