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吳勢卿《壽宗室》:
海珠吐月海水紅,翠竹巖近蓬萊宮。
晨游東華天帝所,望舒前導參豐隆。
帝曰炎圖億萬載,往哉汝諧盤石宗。
授之虹玉金斗印,一佛出世群仙從。
麟兮定兮已為瑞,彩袖接武葛氏龍。
憶昔京畿得賢輔,胥濤欲囓粒食空。
百萬生靈袵席上,三日事為方寸中。
至今途歌與里詠,活民生佛稱我公。
公侯袞袞世罕有,初心本愿畢陰功。
枌榆社內(nèi)連理,華萼樓間天九重。
邦臣未識買臣貴,天子應(yīng)知劉向忠。
未央前殿催元會,天詔傳宣一字封。
武夷之山三十六,仆居八曲鼓子峰。
白馬仙人向我說,高牙今駐秦甬東。
起看梅花玉的皪,記得誕日今重逢。
去年已獻鶴飛曲,今年作詩尤未工。
一年一軸從今始,鄴架軸少詩無窮。
注釋參考
未央
未央 (wèiyāng) 未已;未盡 not ended 夜如何其?夜未央?!对姟ば⊙拧ねチ恰?及年歲之未晏兮,時亦猶其未央?!冻o·離騷》 此恨未央前殿
正殿。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“乃營作朝宮 渭 南 上林苑 中。先作前殿 阿房 ?!薄段倪x·揚雄<甘泉賦>》:“前殿崔巍兮, 和氏 靈瓏?!?李善 注:“前殿,正殿也。諸宮皆有之。《漢書》曰:‘ 未央宮 立前殿?!?唐 王維 《扶南曲歌詞》之四:“拂曙朝前殿,玉墀多珮聲?!?趙殿成 箋注:“ 漢 時 長樂 、 未央 、 建章 、 甘泉 諸宮皆有前殿,即正殿也。《玉?!罚骸?周 曰路寢, 漢 曰前殿?!?/p>
元會
皇帝于元旦朝會群臣稱正會,也稱元會。始于 漢 。 魏 晉 以降因之?!稌x書·禮志下》:“ 魏武帝 都 鄴 ,正會 文昌殿 ,用 漢 儀,又設(shè)百華燈。 晉氏 受命, 武帝 更定元會儀?!薄端螘ざY志一》:“正旦元會,設(shè)bai{1*1}虎樽於殿庭,樽蓋上施bai{1*1}虎,若有能獻直言者,則發(fā)此樽飲酒。” 南朝 梁武帝 《罷鳳凰銜書詔》:“一日元會,太樂奏鳳凰銜書伎?!?唐 杜審言 《歲夜安樂公主滿月侍宴應(yīng)制》詩:“明朝元會日,萬壽樂章陳?!?/p>
天詔
皇帝的詔命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送常侍御卻使西蕃》詩:“歸奏圣朝行萬里,卻銜天詔報蕃臣?!?唐 李嘉祐 《送袁員外宣慰勸農(nóng)畢赴洪州使院》詩:“氣迎天詔喜,恩發(fā)土膏春。”
傳宣
(1).傳達宣布?!逗鬂h書·公孫瓚傳》:“令婦人習為大言聲,使聞數(shù)百步,以傳宣教令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真宗天禧三年》:“使臣傳宣取物,承前止是口傳詔令,別無憑由,致因緣盜取錢物。”
(2).指宣傳。 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辛部第三章:“再增乎此,則地太遠,人太多,傳宣之腦筋漸不敏捷,則合眾難?!?/p>
(3).傳令宣召。 宋 范鎮(zhèn) 《東齋記事》卷一:“正月十四日,上御樓,遣中使傳宣從官”。《宣和遺事》后集:“ 粘罕 使人白帝曰:‘此北國皇后弟也,傳宣至此,催促陛下議諭事?!薄度齻b五義》第十七回:“有勞夫人,傳宣官差完了?!?/p>
(4).猶傳揚。 明 邵璨 《香囊記·褒封》:“億兆騰歡,四海傳宣?!?郭沫若 《集外·不滅的光輝》:“ 魯迅 精神是早在被人傳宣著的,但這精神的真諦,不就是‘不妥協(xié)’的三個字嗎?”
(5).傳達號令的官吏?!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真宗天禧三年》:“今請下入內(nèi)侍省置傳宣合同司,專差內(nèi)臣一員主之?!薄墩f岳全傳》第五七回:“ 宋 營軍士拾得箭書,忙與傳宣説知。”
一字封
謂封爵上僅冠一字。《元史·哈剌哈孫傳》:“ 阿忽臺 有勇力,人莫敢近,諸王 禿剌 實手縛之,以功封 越王 …… 哈喇哈孫 力爭之,曰:‘祖宗之制,非親王不得加一字之封。’” 清 錢大昕 《廿二史考異·哈剌哈孫傳》:“ 世祖 之世, 燕 、 秦 、 梁 、 晉 諸王,皆皇子也。自 武宗 嗣位,而 越王 禿剌 始以宗室得封。由是 齊 、 楚 、 豳 、 寧 、 濟 、 定 以宗族, 鄃 、 魯 以駙馬,皆得一字之封,皆自 禿剌 啟之?!眳⒁姟?一字王 ”。
吳勢卿名句,壽宗室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