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白玉蟾《聞鶴嘆》:
霜翎雪羽臙脂頂,玄裳翠距白玉頸。
何年乘風(fēng)下太清,芝田煙暝瑤池冷。
天臺山上玉京天,何似青天玉帝前。
曉云黯淡但欲唳,夜月凄涼那得眠。
君不見東海蒼魚浮吞舟,一朝失卻風(fēng)濤秋,陸地螻蟻俱逆謀。
又不見南山白{1*1}虎嘯裂石,一朝不得山林力,平原貍兔起圖食。
如彼茅圊蠅,不知天池翔大鵬。
如彼布褌虱,不知白鸞舞空碧。
世間炎涼相渭涇,是非寵辱無限情。
彼鶴暫爾耳,自警聊自鳴。
山靈更須勤愛護(hù),忽然鼓翅翔四溟。
上有崑崙琪花紅,下有蓬山芝草青。
山頭知音復(fù)能幾,幾人得如華與丁。
那堪九霄去,人世無此聲。
注釋參考
那堪
1.怎堪;怎能禁受。 2.猶言兼之;何況。九霄
(1).天之極高處;高空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暢玄》:“其高則冠蓋乎九霄,其曠則籠罩乎八隅。” 唐 武衡 《同幕中諸公送李侍御歸朝》詩:“ 巴 江暮雨連 三峽 , 劍 壁危梁上九霄?!?徐特立 《言立》詩:“丈夫落魄縱無聊,壯志依然抑九霄?!?/p>
(2).道家謂仙人居處?!段倪x·沉約<游沉道士館>詩》:“鋭意三山上,託慕九霄中。” 張銑 注:“九霄,九天仙人所居處也?!?唐 李白 《明堂賦》:“比乎 崑 山之天柱,矗九霄而垂云?!?王琦 注:“按道書,九霄之名,謂赤霄、碧霄、青霄、絳霄、黅霄、紫霄、練霄、玄霄、縉霄也。一説以神霄、青霄、碧霄、丹霄、景霄、玉霄、瑯霄、紫霄、火霄為九霄?!?宋 陸游 《長生觀觀月》詩:“獨(dú)倚欄桿吹玉笛,道人不怕九霄寒?!?/p>
(3).喻皇帝居處。 唐 杜甫 《臘日》詩:“口脂面藥隨恩澤,翠管銀罌下九霄?!?/p>
(4).借指帝王。 唐 包佶 《奉和常閣老晚秋集賢院即事寄贈徐薛二侍郎》詩:“九霄偏眷顧,三事早提攜。” 唐 黃滔 《敷水廬校書》詩:“九霄無詔下,何事近清塵?”
人世
人世 (rénshì) 整個人類社會;人類世界 this world;the world 降生人世 非人世所堪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指南錄后序》白玉蟾名句,聞鶴嘆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