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之堂兮千里遠(yuǎn),君之門兮九重閟
出自唐代白居易《采詩官-監(jiān)前王亂亡之由也》:
采詩官,采詩聽歌導(dǎo)人言。
言者無罪聞?wù)哒],。
下流上通上下泰。
周滅秦興至隋氏,十代采詩官不置。
。
郊廟登歌贊君美,樂府艷詞悅君意。
若求興諭規(guī)刺言,。
萬句千章無一字。
不是章句無規(guī)刺,漸及朝廷絕諷議。
。
諍臣杜口為冗員,諫鼓高懸作虛器。
一人負(fù)扆常端默,。
百辟入門兩自媚。
夕郎所賀皆德音,春官每奏唯祥瑞。
。
君之堂兮千里遠(yuǎn),君之門兮九重閟。
君耳唯聞堂上言,。
君眼不見門前事。
貪吏害民無所忌,奸臣蔽君無所畏。
。
君不見厲王胡亥之末年,群臣有利君無利。
。
君兮君兮愿聽此,欲開壅蔽達(dá)人情,先向歌詩求諷刺。
。
注釋參考
千里
千里 (qiānlǐ) 指千里馬 the winged steed 先王之千里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察今》九重
(1).九層;九道?!冻o·天問》:“圜則九重,孰營度之?”《韓詩外傳》卷八:“ 齊景公 使人於 楚 , 楚王 與之上九重之臺?!?三國 魏 曹植 《當(dāng)墻欲高行》:“愿欲披心自説陳,君門以九重,道遠(yuǎn) 河 無津。”
(2).泛指多層。 元 無名氏 《氣英布》第四折:“九重圍里往來,直似攛梭;萬隊(duì)營中上下,渾如走馬?!?/p>
(3).指天門;天?!稑犯娂そ紡R歌辭一·漢郊祀歌一》:“九重開,靈之?dāng)?,垂惠恩,鴻祜休?!?唐 李白 《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》:“我皇手把天地戶, 丹丘 談天與天語。九重出入生光輝,東來 蓬萊 復(fù)西歸。”京劇《貴妃醉酒》:“好一似 嫦娥 下九重,清清冷落在 廣寒宮 。”
(4).指宮門。 漢 趙壹 《刺世疾邪賦》:“雖欲竭誠而盡忠,路絶險(xiǎn)而靡緣。九重既不可啟,又羣吠之狺狺?!?/p>
(5).指宮禁,朝廷。 唐 盧綸 《秋夜即事》詩:“九重深鎖禁城秋,月過南宮漸映樓?!?/p>
(6).指帝王。 唐 李邕 《賀章仇兼瓊克捷表》:“遵奉九重,決勝千里。” 明 無名氏 《金雀記·作賦》:“明朝入禁中,奏聞九重?!?清 鈕琇 《觚賸續(xù)編·人觚》:“先是, 寶 ( 法寶 )出奔時(shí),九重大怒,命大索天下?!?/p>
(7).指皇位。《敦煌曲子詞·酒泉子》:“隊(duì)隊(duì)雄軍驚御輦,驀街穿巷犯皇宮,祇擬奪九重。”
白居易名句,采詩官-監(jiān)前王亂亡之由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