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劉處玄《滿庭芳》:
體掛云衣,身如布素,應(yīng)為莫厭清貧。
道無形象,大悟里頭真。
憎愛心無有德,俱贊美、歸順良因。
洪禧至,閑看法教,松竹每為鄰。
真親。
全性命,明今達(dá)古,混世忘塵。
若依余常善,永免沉淪。
蓬島仙鄉(xiāng)咫尺,蛻形去、現(xiàn)出真神。
碧霄疑脫一字大羅天上,無缺寶光新。
注釋參考
愛心
喜愛之情。《禮記·樂記》:“其愛心感者,其聲和以柔?!薄妒酚洝ぢ蓵罚骸跋矂t愛心生,怒則毒螫加,情性之理也?!?/p>
有德
(1).有德行。謂道德品行高尚,能身體力行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司樂》:“凡有道者有德者,使教焉。” 鄭玄 注:“德,能躬行者?!薄墩撜Z(yǔ)·憲問》:“子曰:‘有德者必有言,有言者不必有德?!?唐 韓愈 《論孔戣致仕狀》:“七十求退,人臣之常禮。若有德及氣力尚壯,則君優(yōu)而留之?!?/p>
(2).指有德行的人?!蹲髠鳌べ夜四辍罚骸坝械虏豢蓴?。”《禮記·禮器》:“是故昔先王尚有德,尊有道,任有能?!?孫希旦 集解:“有德,謂有德行者。”
贊美
贊美 (zànměi) 贊揚(yáng)歌頌 praise; commend; eulogize 贊美幸福的生活歸順
歸順 (guīshùn) 歸附投誠(chéng) come over and pledge allegiance 重新歸順了他 在未入北京前,諸王歸順者多受封。——郭沫若《甲申三百年祭》良因
(1).佛教語(yǔ)。好因緣。 南朝 齊 王融 《凈行詩(shī)》之六:“令名且云重,豈若樹良因?!眳⒁姟?因緣 ”。
(2).可靠的依托。 唐 劉長(zhǎng)卿 《題靈佑上人法華院木蘭花》詩(shī):“高柯儻為檝,渡海有良因?!?/p>
(3).好機(jī)會(huì)。 唐 薛用弱 《集異記·蔡少霞》:“﹝鹿幘人﹞謂 少霞 曰:‘召君書此,賀遇良因?!?/p>
劉處玄名句,滿庭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濯濯晨光香十里,為君敲槳叫吳歌作者:孫應(yīng)時(shí)作品:芙蕖
- 羯鼓樓高掛夕陽(yáng),長(zhǎng)生殿古生青草
- 黃鵠遙將舉,斑麟儼未行。作者:李德裕作品:遙傷茅山縣孫尊師三首
- 不學(xué)蓬壺遠(yuǎn),經(jīng)年猶未回作者:崔湜作品:奉和登驪山高頂寓目應(yīng)制
- 幾處青簾沽酒市,一竿紅日賣花聲
- 征雁云深,亂蛩寒淺。
- 人去后,書應(yīng)絕作者:汪元量作品:滿江紅(和王昭儀韻)
- 又云構(gòu)浮玉,宛與昆閬匹作者:陸龜蒙作品:奉和襲美太湖詩(shī)二十首初入太湖
- 穿林四散投空去,黃口巢中饑待哺作者:歐陽(yáng)修作品:吳學(xué)士石屏歌
- 忽聞從桂苑,移步踐花臺(tái)。作者:蘇味道作品:和武三思于天中寺尋復(fù)禮上人之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