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周密《聲聲慢》
瓊壺歌月,白發(fā)簪花,十年一夢揚州。恨入琵琶,小憐重見灣頭。尊前漫題金縷,奈芳情、已逐東流。還送遠(yuǎn),甚長安亂葉,都是閑愁。次第重陽近也,看黃花綠酒,也合遲留。脆柳無情,不堪重系行舟。百年正消幾別,對西風(fēng)、休賦登樓。怎去得,怕凄涼時節(jié),團扇悲秋。
注釋參考
琵琶
琵琶 (pípa)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,彈奏如吉他,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,頸部有琴柱12個以上,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,是在西漢“裁箏筑”的基礎(chǔ)上逐步發(fā)展起來的。它從西漢試制,歷東漢、魏晉、至隋唐,基本定型。它在漢末魏初始獲“枇杷”名。魏晉時,因“枇杷”二字音,改名“琵琶” pi-pa,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小憐
《北史·后妃傳下·齊后主馮淑妃》:“ 馮淑妃 名 小憐 , 大穆后 從婢也……慧黠能琵琶,工歌舞。”后用為彈琵琶的典故。 宋 張表臣 《聽琵琶》詩:“ 小憐 破得春風(fēng)恨,何似今宵月正高?”
灣頭
灣頭 (wāntóu) 海灣的一部分,這里與海灣連通的較大水體相距甚遠(yuǎn) bayhead周密名句,聲聲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劍與榮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