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云此木三千年,去后合變堅凝姿
出自宋代姜特立《松石歌壽皇太子殿下》:
萬生總總各殊廩,中間變化通希夷。
大椿一萬八千歲,蟠桃結(jié)實千年期。
雖云閱世最久遠(yuǎn),要自與物同推移。
不如長松老為石,仙家舊家尤環(huán)奇。
嘗聞道士馬自然,曾見天寶觀前屈鐵枝。
指云此木三千年,去后合變堅凝姿。
當(dāng)時山上五里松,龍拿虎蹲相與蛻化無余遺。
六丁夜半奉玉敕,雷公{讖言換石}磹轟取之。
陽侯河伯好事,洪濤巨浪移荒陂。
至今空山斷壑所,遺者一塊未許午金窺。
壺山柏木不足道,康干節(jié)理由人為。
何如此石最耐久,萬年千載無成虧。
上不為女媧補(bǔ)天闕,下不為顓皇搘地維。
直將送似廣成子,日與西母對坐同盤嬉。
蓬萊海水會清淺,廣成之壽無窮時。
注釋參考
千年
極言時間久遠(yuǎn)。 晉 陶淵明 《挽歌詩》:“幽室一已閉,千年不復(fù)朝。” 南朝 梁 沉約 《齊故安陸昭王碑文》:“蓋百代之儀表,千年之領(lǐng)袖?!?唐 盧照鄰 《中和樂章·歌登封》:“山稱萬歲,河慶千年?!?mao{1~1}澤{1*1}東 《浪淘沙·北戴河》詞:“往事越千年, 魏武 揮鞭?!?/p>
去后
以后。 明 朱權(quán) 《荊釵記·啟媒》:“昨聞故人 王景春 之子,堂試魁名,去后必有好處。”《警世通言·老門生三世報恩》:“世人只知眼前貴賤,那知去后的日長日短。”
合變
隨機(jī)應(yīng)變。 漢 班固 《答賓戲》:“因勢合變,遇時之容,風(fēng)移俗易,乖迕而不可通者,非君子之法也?!?唐 李翱 《帝王所尚問》:“是文與忠、敬,皆非帝王之所尚,乃帝王之所以合變而行權(quán)者也?!?宋 文天祥 《<集杜詩·祥興>序》:“惜 世杰 不知合變,專守法。嗚呼,豈非天哉!”
堅凝
(1).牢固?!盾髯印ぷh兵》:“兼并易能也,唯堅凝之難焉?!?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八:“其城亂石疉砌,火煅成灰,融為石城,堅凝不受炮?!?/p>
(2).凝固,凝結(jié)。 宋 何薳 《春渚紀(jì)聞·瓢內(nèi)出汞成寶》:“一日, 德翁 須汞為用, 任 欣然取器分取,既傾器中,則堅凝成寶矣?!?/p>
(3).堅定。 明 方孝孺 《茹荼齋記》:“先受天下之大患,涉天下之至苦,故其志堅凝而不懾,氣充盛而不衰。” 明 宋濂 《蘇公墓志銘》:“識量堅凝,不為威武所遷。”
(4).凝練。 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論文下·言大非夸》:“ 玉峰 之神,有其簡潔,而無其雄厚; 毘陵 之才,有其快利,而無其堅凝?!?/p>
姜特立名句,松石歌壽皇太子殿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9舒適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