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雁陣》:
出塞行行如出戰(zhàn),銜蘆寂寂類銜枚。
平沙夜宿排形勢,誰為王師破得來。
注釋參考
出塞
出塞 (chū sài) 遠(yuǎn)出邊塞 come out to border area行行
(1).不停地前行?!豆旁娛攀住ば行兄匦行小罚骸靶行兄匦行?,與君生別離。” 宋 張孝祥 《鷓鴣天》詞:“行行又入笙歌里,人在珠簾第幾重?” 陳毅 《赴延安留別華中諸同志》詩:“行行過 太行 ,迢迢赴 延安 。”
(2).指情況進(jìn)展或時(shí)序運(yùn)行。 晉 陶潛 《飲酒》詩之十六:“行行向不惑,淹留遂無成。” 逯欽立 注:“行行,漸漸?!?唐 王建 《行見月》詩:“月初生,居人見月一月行。行行一年十二月,強(qiáng)半馬上看盈缺?!?/p>
(3).猶言走一走?!段饔斡洝返谖宥兀骸?老君 笑道:‘這猴兒不去取經(jīng),卻來我處何干?’ 行者 道:‘取經(jīng)取經(jīng),晝夜無停;有些阻礙,到此行行?!?/p>
(4).行旅。 宋 梅堯臣 《送毛秘校罷宣城主簿被薦入補(bǔ)令》詩:“以此贈(zèng)行行,無酒勿我怪。”
(1).每行。 唐 韓愈 《柳溪》詩:“柳樹誰人種?行行夾岸高?!?明 袁凱 《京師得家書》詩:“江水三千里,家書十五行,行行無別語,只道早歸鄉(xiāng)?!?林庚白 《坡行即目》詩:“炊煙燹后行行淚,物價(jià)兵間寸寸金?!?/p>
(2).各行各業(yè)。參見“ 行行出狀元 ”。
剛強(qiáng)負(fù)氣貌。《論語·先進(jìn)》:“ 子路 ,行行如也; 冉有 、 子貢 ,侃侃如也。子樂?!?何晏 集解:“ 鄭 曰:‘樂各盡其性,行行,剛強(qiáng)之貌。’” 唐 元稹 《青云驛》詩:“上天勿行行,潛穴勿悽悽,吟此青云諭,達(dá)觀終不迷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仇大娘》:“明日,拘牒已至, 趙 行行殊不置意。”
出戰(zhàn)
出戰(zhàn) (chūzhàn) 派兵作戰(zhàn);與敵手對陣 go out to fight the enemy銜蘆
口含蘆草。雁用以自衛(wèi)的一種本能。《尸子》卷下:“雁銜蘆而捍網(wǎng),牛結(jié)陳以卻虎?!薄痘茨献印ば迍?wù)訓(xùn)》:“夫鴈順風(fēng)以愛氣力,銜蘆而翔,以備矰弋。” 高誘 注:“銜蘆所以令繳不得截其翼也。” 晉 崔豹 《古今注·鳥獸》:“雁自 河 北渡 江 南,瘠瘦能高飛,不畏繒繳。 江 南沃饒,每至還 河 北,體肥不能高飛,恐為虞人所獲,嘗銜蘆長數(shù)寸,以防繒繳焉。” 唐 陸希聲 《鴻盤》詩:“如今天路多矰繳,縱使銜蘆去也難。” 清 陳維崧 《青玉案·雁字》詞:“年年未了銜蘆債,入塞幾時(shí)還出塞。”
寂寂
寂寂 (jìjì) 形容寂靜 still;quietly;silently 寂寂人定初。——《玉臺(tái)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庭院寂寂。——明· 歸有光《項(xiàng)脊軒志》 寂寂荒山銜枚
銜枚 (xiánméi) 古代軍隊(duì)秘密行動(dòng)時(shí),讓兵士口中橫銜著枚(像筷子的東西),防止說話,以免敵人發(fā)覺 (in ancient times) have the soldiers keep sth.like a stick in their mouth to prevent them from making noise in a secret move 徒銜枚而進(jìn)。——《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》 章邯夜銜枚擊 項(xiàng)梁定陶。——《漢書·高帝紀(jì)》 銜枚疾走劉克莊名句,雁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