禮詩學已先傳子,性理書猶密付孫
出自宋代劉克莊《題真繼翁司令新居二首格軒》:
招鶴山空衿佩散,至今復以格名軒。
禮詩學已先傳子,性理書猶密付孫。
程氏必須通一件,申公云不在多言。
侯芭老去頭如雪,曾受吾師罔極恩。
注釋參考
詩學
做詩論詩的學問;研究詩歌創(chuàng)作規(guī)律的著作。 唐 鄭谷 《中年》詩:“衰遲自喜添詩學,更把前題改數聯(lián)?!?陳衍 《沉乙盦詩序》:“詩學深者,謂閲詩多;詩功淺者,作詩少也?!?朱自清 《論詩學門徑》:“所謂詩學,專指關于舊詩的理解與鑒賞而言?!?/p>
性理
(1).謂生命之原理、規(guī)律?!逗鬂h書·趙咨傳》:“ 王孫 裸葬, 墨夷 露骸,皆達於性理,貴於速變?!?三國 魏 嵇康 《答<難養(yǎng)生論>》:“若能杖藥以自永,則稻稷之賤,居然可知。君子知其若此,故準性理之所宜,資妙物以養(yǎng)身?!?宋 司馬光 《初見白發(fā)慨然感懷》詩:“萬物壯必老,性理之自然?!?/p>
(2).情緒和理智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酒誡》:“是以智者嚴櫽括於性理,不肆神以逐物。”《宋書·謝述傳》:“ 述 有心虛疾,性理時或乖謬?!?/p>
(3).人性與天理。指 宋 儒性理之學。 宋 陳善 《捫虱新話·本朝文章亦三變》:“ 唐 文章三變,本朝文章亦三變矣, 荊公 以經術, 東坡 以議論, 程氏 以性理,三者要各自立門戶,不相蹈襲?!?明 李贄 《與友人書》:“﹝ 利西泰 ﹞凡我國書籍無不讀,請先輩與訂音釋,請明於‘四書’性理者解其大義,又請明於‘六經’疏義者通其解説?!?孫犁 《秀露集·關于兒童文學》:“他們有時教子弟性理之學?!?/p>
密付
佛教禪宗謂祖師將“教外別傳”的“心印”付囑于傳人。 唐 劉禹錫 《牛頭山第一祖融大師新塔記》:“性合神授,至于無言,同躋智地,密付貞印。” 清 龔自珍 《<zhi{1|1}那古德遺書>序》:“其書不幸而埋藏,千載無詗者宜也,其書幸而流布,得道者如麻、如菽、如竹葦又宜也,烏有所謂孤提祖印,密付衣盋者乎?”
劉克莊名句,題真繼翁司令新居二首格軒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