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石試淺深,礘壁蛇鳥驚。
出自唐朝于鵠《早上凌霄第六峰入紫溪禮白鶴觀祠》
路轉(zhuǎn)第六峰,傳是十里程。放石試淺深,礘壁蛇鳥驚。
欲下先襞衣,路底避枯莖?;赝拘犊?,整帶重冠纓。
及到紫石溪,晻晻已天明。漸近神仙居,桂花濕溟溟。
陰苔無人蹤,時得白鶴翎。忽然見朱樓,象牌題玉京。
沈沈五云影,香風(fēng)散縈縈。清齋上玉堂,窗戶懸水精。
青童撞金屑,杵臼聲丁丁。膻腥遙問誰,稽首稱姓名。
若容在溪口,愿乞殘雪英。
注釋參考
淺深
(1).深和淺。《禮記·王制》:“意論輕重之序,慎測淺深之量以別之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頌贊》:“雖淺深不同,詳略各異,其褒德顯榮,典章一也?!?宋 蘇軾 《學(xué)士院試孔子從先進論》:“其志不同,故其術(shù)有淺深,而其成功有巨細?!?郭沫若 《羽書集·由“有感”說到氣節(jié)》:“悲歌 燕 趙 已消沉,淪落何須計淺深?”
(2).深厚。 宋 蘇舜欽 《啟事上奉寧軍陳侍郎》:“自爾家事細微,必為賙給,使舉族免於流轉(zhuǎn),得專孝思,其為惠淺深,以此可見?!?/p>
于鵠名句,早上凌霄第六峰入紫溪禮白鶴觀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