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蘇軾《次韻王滁州見寄》
斯人何似似春雨,歌舞農(nóng)夫怨行路。
君看永叔與元之,坎軻一生遭口語。
兩翁當(dāng)年鬢未絲,玉堂揮翰手如飛。
教得滁人解吟詠,至今里巷嘲輕肥。
君家聯(lián)翩盡卿相,獨(dú)來坐嘯溪山上。
笑捐浮利一雞肋,多取清名幾熊掌。
丈夫自重貴難售,兩翁今與青山久。
后來太守更風(fēng)流,要伴前人作詩瘦。
我倦承明苦求出,到處遺蹤尋六一。
憑君試與問瑯邪,許我來游莫難色。
注釋參考
瑯邪
亦作“ 瑯琊 ”。亦作“瑯琊”。 1.山名。在今 山東省 諸城縣 東南海濱?!睹献印ち夯萃跸隆罚骸拔嵊^於 轉(zhuǎn)附 朝儛 ,遵海而南,放於 瑯邪 。”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(jì)》:“南登 瑯邪 ,大樂之,留三月。”
(2)山名。在今 安徽省 滁州市 西南。 西晉 伐 吳 , 瑯邪王 司馬伷 曾率兵駐此,因名。 宋 歐陽修 《醉翁亭記》:“環(huán) 滁 皆山也,其西南諸峯,林壑尤美,望之蔚然而深秀者, 瑯邪 也。” 清 黃景仁 《曉過滁州》詩:“最高知 瑯琊 ,翠色披滿襟?!?/p>
(3)指 秦始皇 時于 瑯玡山 上所建之 瑯邪臺 ?!段倪x·司馬相如<子虛賦>》:“東陼鉅海,南有 瑯邪 ?!?郭璞 注引 張揖 曰:“ 瑯邪 ,臺名也,在 渤海 間。”
(4)指 秦 瑯琊 刻石。 金松岑 《文學(xué)觀》:“碑之《泰山》、《之罘》、《瑯琊》、《會稽》;詞賦之《連珠》、《七發(fā)》是也?!?/p>
莫難
寶珠名。 晉 郭義恭 《廣志》:“莫難珠,其色黃,生 東夷 。”一本作“ 木難 ”。參見“ 木難 ”。
即莫難扇。 明 孫臨 《江南曲》:“沙棠舟,窈窕女,蜚襳垂髾雜白褚。手持莫難將雛曲,蕩漾青波照紫縠。”參見“ 莫難扇 ”。
蘇軾名句,次韻王滁州見寄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