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吳融《途中》:
一棹歸何處,蒼茫落照昏。
無人應失路,有樹始知春。
湖岸春耕廢,江城戰(zhàn)鼓喧。
儒冠解相誤,學劍盡乘軒。
注釋參考
儒冠
(1).古代儒生戴的帽子?!妒酚洝めB生陸賈列傳》:“ 沛公 不好儒,諸客冠儒冠來者, 沛公 輒解其冠,溲溺其中?!?唐 韓愈 《送侯參謀赴河中幕》詩:“猶思脫儒冠,棄死取先登?!?清 侯方域 《司成公家傳》:“﹝ 鄧生 ﹞詬公謂:‘若乃養(yǎng)馬,而我職弟子員,冠儒冠?!?/p>
(2).借指儒生。 唐 杜甫 《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》:“紈袴不餓死,儒冠多誤身?!?宋 王禹偁 《謝宣賜表》:“儒冠之榮,無以加此?!?清 方文 《送蕭賡九北歸》詩:“ 長干 一見喜且悲,儒冠端被虛名誤。”
學劍
學習劍術。謂學習武藝?!妒酚洝ろ椨鸨炯o》:“學書不成,去,學劍?!?北周 庾信 《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銘》:“青衿學劍,既為人主所稱;童子論兵,即佐中軍之策?!?唐 王績 《晚年敘志示翟處士》詩:“明經思待詔,學劍覓封侯?!?宋 陸游 《醉歌》:“讀書三萬卷,仕宦皆束閣。學劍四十年,虜血未染鍔。”
乘軒
乘坐大夫的車子。《左傳·閔公二年》:“ 衛(wèi)懿公 好鶴,鶴有乘軒者。” 杜預 注:“軒,大夫車?!焙笥靡灾缸龉?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善說》:“前雖有乘軒之賞,未為之動也?!?南朝 宋 鮑照 《擬古》詩之六:“不謂乘軒意,伏櫪還至今。” 宋 蘇軾 《次韻子由述懷四絕》之三:“兩鶴摧頽病不言,年來相繼亦乘軒?!?郁達夫 《寄和荃君原韻》之三:“鬼蜮乘軒公碌碌, 杜陵 詩句只牢愁?!?/p>
吳融名句,途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