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元結(jié)《題孟中丞茅閣》
小山為郡城,隨水能縈紆。亭亭最高處,今是西南隅。
杉大老猶在,蒼蒼數(shù)十株。垂陰滿城上,枝葉何扶疏。
乃知四海中,遺事誰謂無。及觀茅閣成,始覺形勝殊。
憑軒望熊湘,云榭連蒼梧。天下正炎熱,此然冰雪俱。
客有在中坐,頌歌復(fù)何如。公欲舉遺材,如此佳木歟。
公方庇蒼生,又如斯閣乎。請達(dá)謠頌聲,愿公且踟躕。
注釋參考
四海
四海 (sìhǎi) 指全國各地 the whole country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,信義著于四海?!度龂尽ぶT葛亮傳》 大閹之亂,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,四海之大,有幾人歟?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指世界各地 the whole world 放之四海而皆準(zhǔn) 豪放、豁達(dá) unconstrained 老牛說:“真是大手筆,四海得很”遺事
遺事 (yíshì) 前輩或前人留下來的事業(yè) incidents of past ages 于其遺事?!獙O文《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·序》元結(jié)名句,題孟中丞茅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機(jī)械抓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