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譯蕃君使,千年圣主臣
出自唐代包佶《送日本國聘賀使晁巨卿東歸》:
上才生下國,東海是西鄰。
九譯蕃君使,千年圣主臣。
。
野情偏得禮,木性本含真。
錦帆乘風(fēng)轉(zhuǎn),金裝照地新。
。
孤城開蜃閣,曉日上朱輪。
早識來朝歲,涂山玉帛均。
注釋參考
九譯
(1).輾轉(zhuǎn)翻譯?!妒酚洝ご笸鹆袀鳌罚骸爸鼐抛g,致殊俗?!?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言重重九遍譯語而致。”《文選·張衡<東京賦>》:“重舌之人九譯,僉稽首而來王?!?薛綜 注:“重舌謂曉夷狄語者。九譯,九度譯言始至中國者也?!薄稌x書·文帝紀(jì)》:“雖西旅遠(yuǎn)貢, 越裳 九譯,義無以踰?!?唐 柳宗元 《唐鐃歌鼓吹曲·東蠻》:“睢盱萬伏乖,咿嗢九譯重?!?/p>
(2).指邊遠(yuǎn)地區(qū)或外國?!稌x書·江統(tǒng)傳》:“ 周公 來九譯之貢, 中宗 納單于之朝?!?唐 包佶 《送日本國聘賀使晁巨卿歸國》詩:“上才生下國,東海是西鄰。九譯蕃君使,千年圣主臣?!?元 耶律楚材 《為子鑄作詩三十韻》:“東鄙收 句麗 ,西南窮九譯?!?清 王士祿 《詔罷高麗貢鷹歌》:“真人御極臨八荒,百蠻九譯皆享王?!?/p>
(3).官名。 漢 有九譯令,猶后世通譯官。見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。
千年
極言時間久遠(yuǎn)。 晉 陶淵明 《挽歌詩》:“幽室一已閉,千年不復(fù)朝。” 南朝 梁 沉約 《齊故安陸昭王碑文》:“蓋百代之儀表,千年之領(lǐng)袖?!?唐 盧照鄰 《中和樂章·歌登封》:“山稱萬歲,河慶千年。” mao{1~1}澤{1*1}東 《浪淘沙·北戴河》詞:“往事越千年, 魏武 揮鞭。”
圣主
(1).對當(dāng)代皇帝的尊稱。《東觀漢記·鮑永傳》:“今圣主即位,天下已定,不降何待?” 唐 李白 《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》:“我似浮云殢 吳 越 ,君逢圣主游丹闕,一振高名滿帝都,歸時還弄 峨眉 月?!?明 張居正 《陳六事疏》:“臣又自惟,幸得以經(jīng)術(shù)遭逢圣主,備位輔弼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局詐》:“目下有某處將軍缺,倘不吝重金,僕囑內(nèi)兄游揚圣主之前,此任可致。”
(2).泛稱英明的天子。《戰(zhàn)國策·秦策三》:“良醫(yī)知病人之死生,圣主明於成敗之事?!?漢 王褒 《圣主得賢臣頌》:“及其遇明君遭圣主也,運籌合上意,諫諍則見聽?!薄杜f唐書·忠義傳上·王義方》:“臣聞附下罔上,圣主之所宜誅;心狠貌恭,明時之所必罰?!?清 曾國藩 《何君殉難碑記》:“飢寒逼身,難顧廉恥;圣主不能安其民,慈母不能撫其子?!?/p>
包佶名句,送日本國聘賀使晁巨卿東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