降王賜第奉朝謁,九服效職爭(zhēng)梯航
出自宋代張耒《和陳器之詩四首朝應(yīng)天:應(yīng)天寺有五圣御容》:
唐衰五季更披猖,社稷反手看興亡。
山河分裂流戰(zhàn)血,積骨被野號(hào)豺狼。
中原正朔不出境,九州豪杰爭(zhēng)侯王。
生民禍難冤痛極,腥穢上達(dá)干穹蒼。
真人龍飛萬物睹,天命自至誰能當(dāng)。
靈旗指揮四海一,氛祲殄滅和風(fēng)翔。
降王賜第奉朝謁,九服效職爭(zhēng)梯航。
百年積累到今日,運(yùn)祚方與乾坤長。
佛宮原廟廣孝敬,嚴(yán)致守衛(wèi)勤烝嘗。
陰陰秘寢鎖遺像,矗矗畫戟羅蕭墻。
衣冠具列虛仗儼,龍駕不反遺弓藏。
子孫億載千萬世,永與清洛流湯湯。
注釋參考
賜第
(1).賞賜宅第;賞賜的宅第。《晉書·賀循傳》:“ 循 羸疾不堪拜謁,乃就加朝服,賜第一區(qū),車馬牀帳衣褥等物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和王太常西田雜興韻》之七:“城中賜第書千卷,祠下豐碑柳十圍?!?/p>
(2).謂賜及第。 宋 高承 《事物紀(jì)原·學(xué)校貢舉·唱名》:“《宋朝會(huì)要》曰:‘ 雍熙 二年三月十五日, 太宗 御 崇政殿 試進(jìn)士, 梁顥 首以程試上進(jìn),帝嘉其敏速,以首科處焉。十六日,帝按名一一呼之,面賜及第。’唱名賜第,蓋自是為始?!薄哆|史·圣宗紀(jì)》:“以 瀋州 節(jié)度副使 張杰 為節(jié)度使,其皇城進(jìn)士 張人紀(jì) 、 趙睦 等二十二人入朝,試以詩賦,皆賜第?!?元 黃溍 《上京道中雜詩·槍竿嶺》:“憶昔賜第歸,吾母適初度?!?/p>
朝謁
(1).謂參見尊者。 漢 劉向 《列女傳·魯之母師》:“大夫美之,言於 穆公 ,賜母尊號(hào)曰‘母師’。使朝謁夫人,夫人諸姬皆師之?!薄逗鬂h書·法雄傳》:“明年, 伯路 復(fù)與 平原 劉文河 等三百餘人稱使者,攻 厭次 城,殺長吏,轉(zhuǎn)入 高唐 ,燒官寺,出繫囚,渠帥皆稱將軍,共朝謁 伯路 ?!?楊尚武 《追匪記》:“這副扛架不知是多少年以前被餓死的人留下的:也許是生意人,也許是往 拉薩 朝謁的 藏 民?!?/p>
(2).入朝覲見。《后漢書·東夷傳·三韓》:“ 光武 封 蘇馬諟 為 漢廉斯邑君 ,使屬 樂浪郡 ,四時(shí)朝謁。” 宋 文瑩 《玉壺清話》卷一:“ 趙參政 自 延安 還,因事被劾於尚書省,久不許見。時(shí)公( 武惠 )已復(fù)密使,三抗疏力雪之,方許朝謁,士論嘆伏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列朝二·工匠見知》:“按 奉天 等三殿并 奉天門 災(zāi),在 嘉靖 三十六年四月。時(shí)上迫欲先成門工,以便朝謁?!?/p>
九服
(1).王畿以外的九等地區(qū)?!吨芏Y·夏官·職方氏》:“乃辨九服之邦國:方千里曰王畿,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,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,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,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,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衛(wèi)服,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蠻服,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,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鎮(zhèn)服,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?!薄度龂尽の褐尽ず钨鐐鳌罚骸跋韧醣婢欧x以殊遠(yuǎn)近,制三典之刑以平治亂?!?/p>
(2).指全國各地區(qū)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法王寺碑》:“濟(jì)橫流而臣九服,握乾綱而子萬姓?!薄吨軙の牡奂o(jì)下》:“俾九服寧謐,誠賴翊贊之功?!?清 魏源 《<圣武記>敘》:“人見其令雷行于九服,而不知其令未至階闥也。”
(3).古代王和后的九種服制?!吨芏Y·天官·屨人》“掌王及后之服屨” 漢 鄭玄 注:“王吉服有九?!?宋 王應(yīng)麟 《小學(xué)紺珠·制度·九服》:“九服:冕服六(大裘至玄冕),弁服三(韋弁、文弁、冠弁)?!?/p>
效職
盡職。 唐 韓愈 《賀雨表》:“龍神效職,雷雨應(yīng)期?!?/p>
梯航
(1).梯與船。登山渡水的工具。 唐 呂溫 《與族兄皋請(qǐng)學(xué)<春秋>書》:“翹企圣域,莫知所從,如仰高山、臨大川,未獲梯航,而欲濟(jì)乎深、臻乎極也?!?清 趙翼 《八十自壽》詩:“炎徼風(fēng)清無瘴癘,蠻陬地闢有梯航?!?/p>
(2).引申指有效的途徑。 明 謝榛 《四溟詩話》卷三:“悟不可恃,勤不可間;悟以見心,勤以盡力:此學(xué)詩之梯航也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白于玉》:“曩所授,乃《黃庭》之要道,仙人之梯航也?!?/p>
(3).亦作“ 梯杭 ”?!疤萆胶胶!钡氖≌Z。謂長途跋涉。 唐玄宗 《賜新羅王》詩:“玉帛遍天下,梯杭?xì)w上都?!焙迹ā?航 ”。 宋 張孝祥 《念奴嬌·仲欽提刑仲冬行邊》詞:“梯航入貢,路經(jīng)頭痛身熱?!?/p>
(4).指水陸交通。 明 梁辰魚 《浣紗記·治定》:“而今應(yīng)受天王寵,看萬國梯航一旦通?!?嚴(yán)復(fù) 《論世變之亟》:“自勝代末造,西旅已通,迨及國朝,梯航日廣?!?/p>
(5).比喻引薦人才。 唐 黃滔 《啟刑部鄭郎中》:“郎中??~林,梯航名路,每慮或遺於片善,常憂不採於一言?!?/p>
張耒名句,和陳器之詩四首朝應(yīng)天:應(yīng)天寺有五圣御容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