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詩三百篇后得,文選六十卷中無
出自唐代白居易《偶以拙詩數(shù)首寄呈裴少尹侍郎蒙以盛制四篇…美而謝之》:
投君之文甚荒蕪,數(shù)篇價直一束芻。
報我之章何璀璨,。
累累四貫驪龍珠。
毛詩三百篇后得,文選六十卷中無。
。
一麋麗龜絕報賽,五鹿連柱難支梧。
高興獨因秋日盡,。
清吟多與好風俱。
銀鉤金錯兩殊重,宜上屏風張座隅。
。
注釋參考
毛詩
即今本《詩經(jīng)》。相傳為 漢 初學者 毛亨 和 毛萇 所傳。據(jù)稱其學出于 孔子 弟子 子夏 。《漢書·藝文志》著錄有《毛詩》二十九卷、《毛詩故訓傳》三十卷,故稱?!睹姟吩?西漢 未立學官,屬經(jīng)古文學派。 東漢 時著名學者 鄭眾 、 賈逵 、 馬融 、 鄭玄 等皆治《毛詩》。 鄭玄 作《毛詩傳箋》。 魏 晉 以后,今文 齊 、 魯 、 韓 三家《詩》漸散亡或無傳者,唯《毛詩》獨盛。至 唐 孔穎達 定《五經(jīng)正義》,于《詩》取 毛 傳與 鄭 箋,乃更為后世所宗尚。至 宋 ,始有人懷疑出于 子夏 說為偽托。 清 儒治《毛詩》者頗多,以 陳奐 《詩毛氏傳疏》為精確詳備。
三百篇
相傳《詩》三千余篇,經(jīng) 孔子 刪訂存三百一十一篇。內六篇有目無詩,實有詩三百零五篇,舉其成數(shù)稱三百篇。后即以“三百篇”為《詩經(jīng)》代稱?!妒酚洝ぬ饭孕颉罚骸啊对姟啡倨?,大抵賢圣發(fā)憤之所為作也?!?唐 韓愈 《薦士》詩:“周《詩》三百篇,雅麗理訓誥?!?宋 孫光憲 《北夢瑣言》卷二:“所謂言近意遠,合三百篇之旨也?!?清 阮葵生 《茶馀客話》卷十一:“予謂三百篇正不必作經(jīng)讀。只以讀古詩樂府之法讀之,真足陶冶性靈,益人風趣不少。” 姚華 《論文后編》:“三百篇,詩之古者也,風土人情,政事所詳,猶地志然?!?/p>
文選
文選 (wénxuǎn) 官名。即吏部文選司郎中。吏部文選司主管選拔文官,文選司郎中是文選司的長官 an official adiministers selecting civil official 陸光祖為文選?!睹魇贰? 選編的文章,常用作書名 selected works;literary selections 《昭明文選》(我國現(xiàn)存最早的文學總集)白居易名句,偶以拙詩數(shù)首寄呈裴少尹侍郎蒙以盛制四篇…美而謝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