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破洪蒙前底事,分開蟾窟中間穴
出自元代李道純《滿江紅 贈孫居士》:
這點虛靈,自古來、無虧無缺。
更爍爍圓圓,澄澄徹徹。
照破洪蒙前底事,分開蟾窟中間穴。
向庵中、養(yǎng)個白蝦蟆,皎如雪。
那些兒,無可說。
利如金,團似月。
運化化生生,了無休歇。
山水蒙時天癸降,地雷復(fù)處玄霜結(jié)。
駕青鸞、直謁廣寒宮,超生滅。
注釋參考
洪蒙
指遼闊、混沌的宇宙。 姚華 《曲海一勺》:“及有非常之變,則紀(jì)律蕩然,一時才俊,失所依據(jù),斤斧自操,聰明所結(jié),足使風(fēng)云變色,河岳異彩,新陳遞嬗,洪蒙再開?!?許地山 《綴網(wǎng)勞蛛·海角底孤星》:“你看我們在這林中,好像雙星懸在洪蒙的穹蒼下一般?!?臧克家 《運河》詩:“是誰的手辟開了洪蒙,把日月星辰點亮在長空?”
洪濛:1.迷蒙。 唐 吳兢 《樂府古題要解》卷上:“ 曹 魏 改奏 文帝 所賦《西山一何高》,言仙道洪濛不可識。” 唐 修睦 《秋臺作》詩:“到頭歸去是,免使嘆洪濛?!?/p>
(2).指太空,宇宙。 唐 張喬 《試月中桂》詩:“與月轉(zhuǎn)洪濛,扶疏萬古同?!?明 陳子龍 《昆明池治水戰(zhàn)歌》:“旋風(fēng)捲土移洪濛,劫灰飛盡羵羊舞?!?/p>
(3).天地形成前的混沌狀態(tài)。 清 吳偉業(yè) 《退谷歌》:“無乃此世非洪濛,元氣茫茫鬼神鑿?!?/p>
(4).指原始、不發(fā)達(dá)狀態(tài)。 鐵錚 《政府說》:“遠(yuǎn)者遼矣,近觀吾境,始則洪濛,繼則開化,進而文明,循茲以逝,人類將絶滅,地球?qū)⑾?。?/p>
底事
(1).何事。 唐 劉肅 《大唐新語·酷忍》:“天子富有四海,立皇后有何不可,關(guān)汝諸人底事,而生異議!” 宋 張元干 《賀新郎·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》詞:“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,九地黃流亂注?” 清 趙翼 《陔馀叢考·底》:“ 江 南俗語,問何物曰底物,何事曰底事。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。” 陳毅 《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》詩:“投降緣底事?敵偽已圖窮?!?/p>
(2).此事。 宋 林希逸 《題達(dá)摩渡蘆圖》詩:“若將底事比渠儂,老胡暗中定羞殺?!?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怒遣》:“歸向慈親告,底事羞還怕。”
分開
分開 (fēnkāi) 使彼此分離、相互不合在一起或離開 separate;divide 石墻把田地分開蟾窟
猶蟾宮。 宋 張先 《少年游慢》詞:“晝刻三題徹,梯漢同登蟾窟?!?宋 蘇軾 《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贈元素》詩:“ 鷲峰 子落驚前夜,蟾窟枝空記昔年?!?清 陳維崧 《百字令》詞:“ 淮王城 下,有扶疎叢桂,香分蟾窟?!?/p>
中間
中間 (zhōngjiān) 中心 centre;middle 中間突破 在事物兩端之間或兩個事物之間 between 中間馳至九天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傳》 坐在他們兩個中間 在里面 among 生活在人民群眾中間。李道純名句,滿江紅 贈孫居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