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汪莘《擊鼓行》:
柳塘有狂士,酒闌好擊鼓。
殷出黃金骨裹淚,摻出白玉心中苦。
此苦知為何人家,寒宵心事亂如麻。
岑牟肯戴紅槿帽,蹀足不數(shù)漁陽撾。
翻手作春杏開早,覆手秋風葉如掃。
開元天子是天工,那知塵起長安道。
我今擊鼓一聲高徹天,擊鼓二聲深徹泉。
天上拂開白日路,地鎖制斷如飛煙。
豺狼聞之腦門裂,狐鼠粉碎臭滿穴。
惟有蒼鱗火鬣雙虬龍,籋云揈雷雨騷屑。
青天洗出古時青,日月洗出古時朋。
百谷草木催發(fā)生,鸞鳳亦作簫韶鳴。
走上半空望五岳,插天截海蟠金城。
我皇無為人自寧,此時方表鼓中聲,寫作柳塘擊鼓行。
注釋參考
為人
為人 (wéirén) 做人和跟人交往的態(tài)度 behave;conduct oneself 他為人正直 為人正派 為人不忍?!妒酚洝ろ椨鸨炯o》 公子為人?!妒酚洝の汗恿袀鳌?其為人也?!蹲髠鳌べ夜辍?為人迂訥?!读凝S志異·促織》 與人友好地交往 be a decent person 他素日很為人 像貌特征 facial features 為人潔白晰?!稑犯娂つ吧仙!?h3>此時這時候。《后漢書·劉玄傳》:“﹝ 韓夫人 ﹞輒怒曰:‘帝方對我飲,正用此時持事來乎!’” 唐 白居易 《琵琶記》:“別有幽愁暗恨生,此時無聲勝有聲?!薄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四三回:“此時已經(jīng)四更天光景了?!?/p>
方表
四方之外,指極遠之地?!逗鬂h書·和帝紀》:“文加殊俗,武暢方表,界惟人面,無思不服?!薄峨`釋·魏橫海將軍呂君碑》:“將遂播聲于方表,掃丑虜於南域,建元功于大 魏 。”
中聲
(1).中和之聲?!蹲髠鳌ふ压辍罚骸跋韧踔畼?,所以節(jié)百事也,故有五節(jié),遲速本末以相及,中聲以降,五降之后,不容彈矣?!?杜預 注:“此謂先王之樂得中聲,聲成,五降而息也?!?楊伯峻 注:“宮商角徵羽五聲,有遲有速,有本有末,調(diào)和而得中和之聲,然后降于無聲?!薄秶Z·周語下》:“古之神瞽,考中聲而量之以制?!?韋昭 注:“考,合也,謂合中和之聲。” 明 唐順之 《送陸訓導序》:“昔 孔子 患 鄭 、 衛(wèi) 之聲亂于雅頌,乖剌無所從正……自是刪《詩》,定其中聲,得三百篇?!?/p>
(2).指五音中的商聲。 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樂律一》:“宮生徵,徵生商,商生羽,羽生角,故商為中聲。”
寫作
寫作 (xiězuò) 創(chuàng)作作品 write;compose柳塘
周圍植柳的池塘。 唐 嚴維 《酬劉員外見寄》詩:“柳塘春水慢,花塢夕陽遲?!?唐 王建 《汴路水驛》詩:“晚泊水邊驛,柳塘初起風?!?元 陳基 《春日邵氏園池》詩:“柳塘水暖鴛鴦浴,花徑風酣蛺蝶飛。”
鼓行
(1).擊鼓行軍。《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》:“鼓行,鳴鐲,車徒皆行。”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:“平旦, 信 建大將之旗鼓,鼓行出 井陘口 。” 唐 高適 《李云南征蠻詩》:“鼓行天海外,轉戰(zhàn)蠻夷中。” 鄧慕韓 《史堅如事略》:“吾欲收 廣東 為根據(jù)地,鼓行 湘 鄂 ,直討 幽 燕 ?!?/p>
(2).引申為大張聲勢地前去。 清 唐甄 《潛書·去名》:“天下之士聞之,益高其義,莫不鼓行而往,愿為之繼也?!?/p>
(3).盛行;風行。 唐 劉禹錫 《唐故尚書主客員外郎盧公集紀》:“始以章句振起於 開元 中,與 王維 、 崔顥 比肩驤首,鼓行於時。” 宋 洪適 《<元氏長慶集>原跋》:“ 微之 以文章鼓行當時,謂之‘元和體’。”
汪莘名句,擊鼓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