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傅伯成《擬和元夕御詩》:
元夜新添一月春,曲輕花嫩未成塵。
笙歌滿地醉還醒,樓閣中天奐且輪。
新樂妙如儀鳳舞,遠(yuǎn)人動似塞鴻賓。
不知湛露恩多少,但見三韓拜舞頻。
注釋參考
新樂
新作的樂曲?!蛾套哟呵铩ぶG上六》:“ 晏子 曰:‘以新樂淫君。’” 吳則虞 集釋:“新樂者,指變 齊 音言?!薄抖Y記·樂記》:“ 魏文侯 問於 子夏 曰:吾端冕而聽古樂,則唯恐臥,聽 鄭 衛(wèi) 之音,則不知倦,敢問古樂之如彼,何也?新樂之如此,何也?” 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復(fù)召》:“請萬歲爺 沉香亭 上飲宴,聽賞梨園新樂?!?/p>
如儀
如儀 (rúyí) 按照儀式 in accordance with rites 行禮如儀遠(yuǎn)人
遠(yuǎn)人 (yuǎnrén) 疏遠(yuǎn)的人 people who become estranged 遠(yuǎn)處的人 people who live far away from here塞鴻
(1).塞外的鴻雁。塞鴻秋季南來,春季北去,故古人常以之作比,表示對遠(yuǎn)離家鄉(xiāng)的親人的懷念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陳思王京洛篇》:“春吹回白日,霜歌落塞鴻?!?唐 白居易 《贈江客》詩:“江柳影寒新雨地,塞鴻聲急欲霜天?!?宋 蘇軾 《次韻馬元賓》:“塞鴻正欲摩天去,垂老追攀豈可期。”
(2).相傳 漢 蘇武 被拘于 匈奴 ,曾借鴻雁傳書;后又有 唐 王仙客 蒼頭 塞鴻 傳情的故事,因常以“塞鴻”指代信使。 宋 張?jiān)?《蘭陵王》詞:“羞衾鳳空展,塞鴻難託,誰問潛寬舊帶眼。念人似天遠(yuǎn)。” 明 張景 《飛丸記·公館言情》:“他那里迢遞登山托採蝱,我這里冷落悲秋盼塞鴻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鞏仙》:“道士笑曰:‘我世外人,不能為君塞鴻?!?/p>
傅伯成名句,擬和元夕御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