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歲歡游何處去,曲江西岸杏園東
出自唐代白居易《酬哥舒大見贈(zèng)》:
去歲歡游何處去,曲江西岸杏園東。
花下忘歸因美景,尊前勸酒是春風(fēng)。
各從微宦風(fēng)塵里,共度流年離別中。
今日相逢愁又喜,八人分散兩人同。
注釋參考
去歲
去歲 (qùsuì) 去年 last year歡游
歡聚嬉游。 唐 司空曙 《送曹同椅》詩:“惆悵空相送,歡游自此疏?!?宋 張先 《慶佳節(jié)》詞:“花滿南園月滿樓,偏使我憶歡游?!?宋 柳永 《木蘭花慢》詞:“皇都,暗想歡游,成往事,動(dòng)欷歔。”
何處
哪里,什么地方?!稘h書·司馬遷傳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節(jié),怯夫慕義,何處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齡 《梁苑》詩:“萬乘旌旗何處在?平臺(tái)賓客有誰憐?”《宋史·歐陽修傳》:“ 脩 論事切直,人視之如仇,帝獨(dú)奬其敢言,面賜五品服。顧侍臣曰:‘如 歐陽脩 者,何處得來?’” 茅盾 《一個(gè)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處有愛呢?何處是愛呢?”
曲江
(1).水名。指 江蘇省 揚(yáng)州市 南 長(zhǎng)江 的一段。 漢 枚乘 《七發(fā)》:“將以八月之望,與諸侯遠(yuǎn)方交游兄弟,并往觀濤乎 廣陵 之 曲江 ?!眳㈤啞冻鯇W(xué)記》卷六、 清 汪中 《述學(xué)·廣陵曲江證》。
(2).水名。即 錢塘江 。本名 浙江 ,因潮水經(jīng) 浙山 下曲折而東入海,故又名 曲江 。 清 魏源 《天臺(tái)石梁雨后觀瀑歌》:“靜中疑是 曲江 濤,此則云垂彼海立。”參閱《浙江通志·山川一·錢塘江》。
(3).水名。即 曲江池 。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臨 曲江 之隑州兮,望 南山 之參差?!?唐 高適 《同薛司直諸公秋霽曲江俯見南山作》詩:“ 南山 鬱初霽, 曲江 湛不流。” 清 孫枝蔚 《東亭春暮憶舊游》詩:“縱到 曲江 誰并馬,可憐 秦 女善彈箏?!痹敗?曲江池 ”。
杏園
(1).杏樹園。 唐 劉長(zhǎng)卿 《過鄭山人所居》詩:“寂寂孤鶯啼杏園,寥寥一犬吠桃源?!?前蜀 牛嶠 《酒泉子》詞:“記得去年,煙暖杏園花正發(fā),雪飄香?!?/p>
(2).園名。故址在今 陜西省 西安市 郊 大雁塔 南。 唐 代新科進(jìn)士賜宴之地。 唐 賈島 《下第》詩:“下第只空囊,如何住帝鄉(xiāng)。 杏園 啼百舌,誰醉在花傍?”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》:“ 神龍 已來, 杏園 宴后,皆於 慈恩寺 塔下題名。同年中推一善書者紀(jì)之?!?/p>
(3).泛指新科進(jìn)士游宴處。 宋 王禹偁 《初拜拾遺游瓊林苑》詩:“ 杏園 鶯蝶如相識(shí),應(yīng)恠重來蒨綬香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捷報(bào)》:“ 杏園 料已題詩罷,望 長(zhǎng)安 使人悲詫?!?清 葆光子 《物妖志·木類·柳》:“杏園一宴,桃李春官?!?/p>
(4).古 黃河 渡口名。 唐 郭子儀 曾自此渡 河 討 安慶緒 。今為 河南省 汲縣 杏園鎮(zhèn) 。 唐 杜甫 《垂老別》詩:“ 土門 壁甚堅(jiān), 杏園 度亦難?!薄缎绿茣す觾x傳》:“ 子儀 自 杏園 濟(jì) 河 ,圍 衛(wèi)州 。”
白居易名句,酬哥舒大見贈(zèng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