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性生雖具,人倫教可無
出自宋代林同《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契》:
天性生雖具,人倫教可無。
往哉親父子,汝契作司徒。
注釋參考
天性
(1) [innate quality;nature]∶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質或性情
(2) [fate;God's will]∶天命
詳細解釋(1).猶天命,指上天的意旨或上天安排的命運。《書·西伯戡黎》:“不虞天性。” 孔穎達 疏:“而王不度知天命所在。”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君子有所思行》:“所秉自天性,貧富豈相譏?!?唐 杜甫 《清明》詩之一:“鐘鼎山林各天性,濁醪粗飯任吾年?!?/p>
(2).先天具有的品質或性情?!睹献印けM心上》:“形色,天性也?!薄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》:“ 始皇 為人,天性剛戾自用。”《水滸傳》第八一回:“ 燕青 道:‘小人天性不能飲酒。’” 丁玲 《莎菲女士的日記·十二月二十九日》:“在一個老實人面前,我是已盡自己的殘酷天性去磨折了他?!?/p>
人倫
人倫 (rénlún) 封建社會中人與人禮教所規(guī)定的君臣、父子、夫婦、兄弟、朋友及各種尊卑長幼關系 human relations 使契為司徒,教以人倫:父子有親,君臣有義,夫婦有別,長幼有敘,朋友有信?!睹献印る墓稀? 各類人 every person 人倫并處。——《荀子·富國》林同名句,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契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