壁立千仞放行,合水和泥把住
出自宋代釋智朋《偈傾一百六十九首》:
衲僧相見,或彼或此。
水出龍宮,云生岳塢。
壁立千仞放行,合水和泥把住。
仁歲道中是第風(fēng)句,舉。
注釋參考
壁立千仞
形容山崖石壁高峻陡峭。 晉 張載 《劍閣銘》:“是曰 劍閣 ,壁立千仞,窮地之險,極路之峻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河水一》:“其山惟石,壁立千仞,臨之目眩?!?丘崗 《冀察熱寧軍區(qū)是怎樣創(chuàng)造的》:“那里的山,都多壁立千仞,其光濯濯,山形并不完全有利于游擊戰(zhàn)爭。”
成語解釋壁立:峭壁陡立。形容巖石高聳。壁立千仞出處晉·張載《劍閣銘》:“惟蜀之門,作固作鎮(zhèn),是日劍閣,壁立千仞?!薄端?jīng)·河水注》:“其山惟石,壁立千仞,臨之目眩。”使用例句海納百川,有容乃大。壁立千仞,無欲則剛。放行
放行 (fàngxíng) 指崗哨、關(guān)卡準許通過 let sb. pass 放過不予懲罰 let-off把住
(1).控制住,掌握牢。《朱子語類》卷二:“如實有一物,把住、放行在我手里,不是漫説‘收其放心’,某蓋嘗深體之。此箇大頭腦本非外面物事,是我元初本有底?!?/p>
(2).守衛(wèi),守住。 元 紀君祥 《趙氏孤兒》第一折:“令人傳我的號令去,著下將軍 韓厥 把住府門。”
釋智朋名句,偈傾一百六十九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