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令《奉寄伯兄泰伯》:
心跡牽羈逐勢分,一生襟抱向誰論。
十年漂泊迷南北,千里憂思厭夢魂。
書托遠(yuǎn)懷期日月,眼和衰淚望乾坤。
何時得就歸來賦,老守桑麻聚一門。
注釋參考
心跡
[the true state of one's mind;true motives or feelings] 思想與行為;猶心事;心情
詳細(xì)解釋見“ 心跡 ”。
亦作“ 心跡 ”。1.思想與行為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齋中讀書》詩:“昔余游京華,未嘗廢丘壑;矧乃歸山川,心跡雙寂漠?!?唐 韓愈 《寄崔二十六立之》詩:“西城員外丞,心跡兩屈奇?!?宋 蘇軾 《應(yīng)詔論四事狀》:“思有以少補圣政,助成應(yīng)天之實,使 堯 舜 之仁,名言皆行,心跡相應(yīng),庶幾天下感通?!?清 陳夢雷 《西郊雜詠》之十九:“心跡不相從,我思難具陳。”
(2).猶心事;心情?!端螘じ盗羵鳌罚骸翱寂f聞於前史,訪心跡於污隆。” 唐 李白 《與韓荊州書》:“此疇曩心跡,安敢不盡於君侯哉?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哄丁》:“我正為暴白心跡,故來與祭。” 沙汀 《酒后》:“而且一再發(fā)誓要把五畝絕業(yè)捐給善堂,以明心跡?!?/p>
牽羈
牽絆,羈絆?!段倪x·石崇<思?xì)w引序>》:“欻復(fù)見牽羈,婆娑於九列?!?呂延濟(jì) 注:“謂仕宦如以物牽引而羈繫也?!?明 袁宏道 《出城觀奈子花遇大風(fēng)至韋公寺而還》詩:“終日惜奈花,一身苦牽羈。”
勢分
權(quán)勢,地位。 宋 何坦 《西疇常言·應(yīng)世》:“凡居人上,有勢分之臨,惟以恕存心,乃可以容下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梅女》:“ 封 慮勢分懸殊,恐將不遂。”《醒世姻緣傳》引起:“那忽然得做皇帝的快樂,不過是勢分之榮,倏聚倏散的泡影,不在那君子三樂之中?!?/p>
一生
[from the cradle to the grave;all one's life] 整個生命期間
詳細(xì)解釋一輩子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道意》:“余親見所識者數(shù)人,了不奉神明,一生不祈祭,身享遐年,名位巍巍,子孫蕃昌且富貴也?!薄稌x書·阮孚傳》:“ 孚 性好屐……或有詣 阮 ,正見自蠟屐,因自嘆曰:‘未知一生當(dāng)著幾量屐!’” 明 劉基 《漁父詞》之二:“紅米飯,紫蓴羹,自是無愁過一生。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一回:“一生耿直,赤膽忠心?!?老舍 《正紅旗下》二:“他們的一生象作著個細(xì)巧的,明白而又有點胡涂的夢。”
襟抱
襟抱 (jīnbào) 胸懷;抱負(fù) ambition 身老時危思會面,一生襟抱向誰開。——杜甫《奉持嚴(yán)大夫》王令名句,奉寄伯兄泰伯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