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于石《母子別》:
客游嚴(yán)陵道,中路哭者誰(shuí)。
哀哀母子別,云是夫棄妻。
百年結(jié)歡愛,一旦生別離。
妾去何足憐,憐此乳下兒。
哌哌未能語(yǔ),棄去良可悲。
兒啼苦戀母,母聞轉(zhuǎn)悲凄。
欲語(yǔ)別離苦,孩提爾何知。
徒能撫汝項(xiàng),相顧空淚垂。
夫婦義已絕,母子恩亦虧。
爾饑誰(shuí)與哺,爾寒誰(shuí)與衣。
明年?duì)枌W(xué)行,誰(shuí)與相提攜。
人言無(wú)母憐,有父尚可依。
爾父忍棄我,棄汝將如遺。
去去兩相失,相見未有期。
娟娟秀眉目,夢(mèng)寐或見之。
夜靜澗聲咽,猶似聞兒啼。
注釋參考
哀哀
悲傷不已貌?!对?shī)·小雅·蓼莪》:“哀哀父母,生我劬勞。” 鄭玄 箋:“哀哀者,恨不得終養(yǎng)父母,報(bào)其生長(zhǎng)己之苦。” 晉 潘岳 《馬汧督誄》:“哀哀 建威 ,身伏斧質(zhì)。” 唐 李咸用 《湘浦有懷》詩(shī):“鴻雁哀哀背朔方,餘霞倒影畫 瀟湘 ?!薄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五三回:“書僮嚇的不敢言語(yǔ),只哀哀的哭?!?趙樸初 《訪廣島》詩(shī)之三:“哀哀欲絶絶復(fù)言,滿座聞之摧心肝?!?/p>
母子
(1).母親和兒子?!蹲髠鳌る[公元年》:“公入而賦:‘大隧之中,其樂也融融!’ 姜 出而賦:‘大隧之外,其樂也洩洩!’遂為母子如初?!?漢 禰衡 《鸚鵡賦》:“痛母子之永隔,哀伉儷之生離?!?唐 白居易 《母別子》詩(shī):“以汝夫婦新嬿婉,使我母子生別離?!薄端疂G傳》第二回:“﹝ 史進(jìn) ﹞説道:‘師父只在此間過(guò)了,小弟奉養(yǎng)你母子二人,以終天年?!?/p>
(2).本源。偏義復(fù)詞,偏于“母”?!吨熳诱Z(yǔ)類》卷三:“先儒言‘口鼻之噓吸為魂,耳目之聰明為魄也’,只説得大概,卻更有個(gè)母子,這便是坎離水火,煖氣便是魂,冷氣便是魄?!?清 翟灝 《通俗編·母子》:“母子猶云本元。今人多有此語(yǔ),如所謂母子醬油之類。”
云是
如此?!段倪x·陸厥<奉答內(nèi)兄希叔>詩(shī)》:“徂落固云是,寂蔑終始斯。” 張銑 注:“言人死固亦如是寂寞。”
棄妻
(1).被丈夫遺棄的妻子。 漢 馬融 《長(zhǎng)笛賦》:“於是於臣、逐子、棄妻、離友, 彭 、 胥 、 伯奇 , 哀姜 、 孝己 ,攢乎下風(fēng),收精注耳?!?漢 禰衡 《鸚鵡賦》:“放臣為之屢嘆,棄妻為之歔欷?!?/p>
(2).丈夫遺棄妻子。 明 李詡 《戒庵老人漫筆·漢肇手摹》:“今細(xì)民棄妻,無(wú)論能書與不能書,皆仍手摹之習(xí)?!?/p>
于石名句,母子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