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著《壬午九日有感》:
修茂堂中九日杯,今年無復(fù)壽兄來。
把萸空感同看會,插菊難教一笑開。
不使犬雞當(dāng)厄去,卻聞鴻雁送聲哀。
浮生忽忽何須感,荒草牛山戲馬臺。
注釋參考
浮生
語本《莊子·刻意》:“其生若浮,其死若休?!币匀松谑?,虛浮不定,因稱人生為“浮生”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答客》詩:“浮生急馳電,物道險絃絲。” 唐 元稹 《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》詩:“自言行樂朝朝是,豈料浮生漸漸忙?!?明 王錂 《春蕪記·宴賞》:“浮生回首如馳影,能消幾度閒愁悶?!?茅盾 《追求》三:“永別了!如夢的浮生,謎一樣的人生!”
忽忽
忽忽 (hūhū) 失意貌 frustratedly;absent-minded 忽忽如狂?!稘h書·李廣蘇建傳》 時間快速飛逝的樣子 time,pass in a flash 離開杭州,忽忽又是一年何須
猶何必,何用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野田黃雀行》:“利劍不在掌,結(jié)友何須多?” 唐 封演 《封氏聞見記·敏速》:“宰相曰:‘七千可為多矣,何須萬?’” 宋 賀鑄 《臨江仙》詞:“何須繡被,來伴擁蓑眠?” 魯迅 《華蓋集·導(dǎo)師》:“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(dǎo)師呢?”
牛山
山名。在今 山東省 淄博市 。 春秋 時 齊景公 泣 牛山 ,即其地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感節(jié)賦》:“唯人生之忽過,若鑿石之未燿。慕 牛山 之哀泣,懼 平仲 之我笑。”《晉書·慕容德載記》:“﹝ 慕容德 ﹞北登 社首山 ,東望 鼎足 ,因目 牛山 而嘆曰:‘古無不死!’愴然有終焉之志?!?唐 杜牧 《九日齊山登高》詩:“古往今來只如此, 牛山 何必獨霑衣?!?明 何景明 《九日同馬君卿登高》詩:“ 牛山 元有恨,休訝淚長流?!眳⒁姟?牛山嘆 ”。
戲馬臺
(1).古跡名。在 江蘇省 銅山縣 南。即 項羽 涼馬臺 。 晉 義熙 中, 劉裕 曾大會賓客賦詩于此。 清 錢謙益 《徐州雜題》詩之二:“重瞳遺跡已冥冥, 戲馬臺 前鬼火青?!眳㈤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泗水》、《嘉慶一統(tǒng)志·徐州府二》。
(2).古跡名。在 河北 臨漳縣 西。又名 閱馬臺 。 后趙 石虎 所筑。 虎 從臺上施放響箭,作為軍騎出入的信號。見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濁漳水》。
(3).古跡名。在 江蘇省 江都縣 。臺下有路,名 玉鉤斜 ,是 隋 代埋葬宮女的地方。見《嘉慶一統(tǒng)志·揚州府二》。
陳著名句,壬午九日有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明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