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陳允平《感皇恩》
體態(tài)玉精神,惺憁言語。一點靈犀動人處。繡香羅帕,為待別時親付。要人長記得,相思苦。彩鸞獨跨,藍橋歸路。憔悴東風自蠻素。桃葉楊花,又向空江欲度。任洛陽城里,春無數(shù)。
注釋參考
一點靈犀
(1). 唐 李商隱 《無題》詩:“身無彩鳳雙飛翼,心有靈犀一點通?!敝^犀角上有紋,兩頭感應通靈,故以“一點靈犀”喻心心相印。 元 汪元亨 《折桂令·歸隱》曲:“跨百尺長鯨,逐雙飛彩鳳,通一點靈犀。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七回:“ 何玉鳳 立地回心,一點靈犀悟澈?!?/p>
(2).指聰敏。 元 王仲誠 《粉蝶兒》曲:“蕙蘭性一點靈犀透,舉止溫柔?!?/p>成語解釋①指犀角上有紋,兩頭感應通靈,故比喻心心相印。②指聰敏。一點靈犀出處唐·李商隱《無題》詩:“身無彩鳳雙飛翼,心有靈犀一點通?!笔褂美淇绨俪唛L鯨,逐雙飛彩鳳,通
動人
動人 (dòngrén) 使人感動或震動 moving;touching;affecting 動人的英雄主義故事陳允平名句,感皇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