淺深浮嫩綠,輕麗拂余香。
出自唐朝張復(fù)元《風(fēng)光草際浮》
纖纖春草長,遲日度風(fēng)光。靃靡含新彩,霏微籠遠(yuǎn)芳。
殊姿媚原野,佳色滿池塘。最好垂清露,偏宜帶艷陽。
淺深浮嫩綠,輕麗拂余香。好助鶯遷勢,乘時(shí)冀便翔。
注釋參考
淺深
(1).深和淺?!抖Y記·王制》:“意論輕重之序,慎測淺深之量以別之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頌贊》:“雖淺深不同,詳略各異,其褒德顯榮,典章一也。” 宋 蘇軾 《學(xué)士院試孔子從先進(jìn)論》:“其志不同,故其術(shù)有淺深,而其成功有巨細(xì)?!?郭沫若 《羽書集·由“有感”說到氣節(jié)》:“悲歌 燕 趙 已消沉,淪落何須計(jì)淺深?”
(2).深厚。 宋 蘇舜欽 《啟事上奉寧軍陳侍郎》:“自爾家事細(xì)微,必為賙給,使舉族免於流轉(zhuǎn),得專孝思,其為惠淺深,以此可見?!?/p>
嫩綠
嫩綠 (nènlǜ) 像剛長出的嫩葉的淺綠色 light green輕麗
(1).輕巧精美。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高辛》:“ 丹丘 之地,有夜叉駒跋之鬼,能以赤馬腦為瓶、盂及樂器,皆精妙輕麗?!?/p>
(2).輕靡綺麗?!顿Y治通鑒·梁武帝中大通三年》:“ 摛 文體輕麗,春坊盡學(xué)之,時(shí)人謂之宮體?!?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二編第五章第三節(jié):“ 梁武帝 的太子 蕭綱 和著名文人 徐摛 、 庾肩吾 以及 徐摛 子 徐陵 、 庾肩吾 子 庾信 創(chuàng)制了一種輕麗的文體,因?yàn)槭腔侍犹岢?,所以文士們都模效著做?!?/p>
余香
(1).殘留的香氣?!段骶╇s記》卷一:“中設(shè)木畫屏風(fēng)……緑熊席。席毛長二尺餘,人眠而擁毛自蔽,望之不能見,坐則沒膝,其中雜熏諸香,一坐此席,餘香百日不歇?!?唐 李商隱 《過伊仆射舊宅》詩:“幽淚欲乾殘菊露,餘香猶入敗荷風(fēng)?!?宋 陸游 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四:“昨日得卿《huang{1~1}菊賦》,碎翦金英填作句,袖中猶覺有餘香,冷落西風(fēng)吹不去。”
(2).濃郁的香氣。 唐 丘為 《左掖梨花詩》:“冷艷全欺雪,餘香乍入衣?!?/p>
(3).其他香氣。 唐 王維 《六祖能禪師碑銘》:“林是旃檀,更無雜樹,花惟薝卜,不嗅餘香?!?/p>
(4).馀下的香料。 三國 魏 曹操 《遺令》:“餘香可分與諸夫人,不命祭。諸舍中無所為,可學(xué)作組履賣也。” 晉 陸機(jī) 《吊魏武帝文》:“紆廣念於履組,塵清慮於餘香?!?/p>
張復(fù)元名句,風(fēng)光草際浮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