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涼奏水觀,熱惱脫火宅
出自宋代洪咨夔《伏中宿富樂山賞泉》:
喚舡絕芙蓉,夾道森古柏。
碧天倚熏籠,烈日發(fā)薌澤。
清涼奏水觀,熱惱脫火宅。
石虬漱潺湲,銀竹墮格磔。
林密天早昏,巖擁地少窄。
坐久萬想定,虛浸一奩白。
螢行露炯炯,蛩語風策策。
胡床笛三弄,所欠可人客。
注釋參考
清涼
清涼 (qīngliáng) 涼而使人清爽的 cool and refreshing 清涼的夜風吹拂著水觀
近水的樓觀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仰和衛(wèi)尉新渝侯巡城口號》:“水觀凌卻敵,槐影帶重樓。”
佛教一種入定之術,指坐禪時觀遍一切處水而得正定?!独銍澜洝肪砦澹骸敖讨T菩薩,修習水觀……初成此觀,但見其水,未得其身?!?宋 文珦 《物外》詩:“望岳山心靜,臨池水觀成。” 清 曹寅 《夜雨宿玉山寺》詩:“道人身齅香煙坐,童子能通水觀心?!?/p>
熱惱
亦作“ 熱腦 ”。1.謂焦灼苦惱?!斗ㄈA經·信解品》:“我等以三苦故,於生死中,受諸熱惱,迷惑無知?!?明 高啟 《宿山寺》詩:“最喜此宵無熱惱,莫教月落又鐘鳴?!薄痘ㄔ潞邸返谑兀骸安幌脒@會,卻又給 秋痕 弄出一團熱腦。”
(2).謂因熱旱而苦惱。 唐 白居易 《贈韋處士六年夏大熱旱》詩:“既無白栴檀,何以除熱惱。”
火宅
佛教語。多用以比喻充滿眾苦的塵世?!斗ㄈA經·譬喻品》:“三界無安,猶如火宅……眾苦所燒,我皆拔濟?!?南朝 梁武帝 《寶亮法師<涅槃義疏>序》:“救灼燒於火宅,拯沉溺於浪海?!?唐 白居易 《贈曇禪師》詩:“欲知火宅焚燒苦,方寸如今化作灰?!?魯迅 《野草·死火》:“這是死火。有炎炎的形……疑這才從火宅中出?!?/p>
洪咨夔名句,伏中宿富樂山賞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