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念念兮入惡易,念念念兮入善難
出自唐代齊己《贈念《法華經(jīng)》僧》:
念念念兮入惡易,念念念兮入善難。
念經(jīng)念佛能一般,愛河竭處生波瀾。
言公少年真法器,白晝不出夜不睡。
心心緣經(jīng)口緣字,一室寥寥燈照地。
沉檀卷軸寶函盛,薝卜香熏水精記。
空山木落古寺閑,松枝鶴眠霜霰干。
牙根舌根水滴寒,珊瑚捶打紅瑯玕。
但恐蓮花七朵一時折,朵朵似君心地白。
又恐天風(fēng)吹天花,繽紛如雨飄袈裟。
況聞此經(jīng)甚微妙,百千諸佛真秘要。
靈山說后始傳來,聞?wù)唠m多持者少。
更堪誦入陀羅尼,唐音梵音相雜時。
舜弦和雅熏風(fēng)吹,文王武王弦更悲。
如此爭不遣碧空中有龍來聽,有鬼來聽。
亦使人間聞?wù)呔矗娬呔础?br>自然心虛空,性清凈。
此經(jīng)真體即毗盧,此云種種光,雪嶺白牛君識無。
注釋參考
念念
(1).一個心念接一個心念;每一個心念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歸心》:“若有天眼,鑒其念念隨滅,生生不斷,豈可不怖畏邪!”《西游記》第二七回:“出家人時時常要方便,念念不離善心?!?明 王守仁 《傳習(xí)錄》卷上:“只念念要存天理,即是立志?!?/p>
(2).引申為一心一意。 吳樾 《<an{1~1}殺時代>自序》:“予于是念念欲殺盡此輩?!?/p>
(3).佛教語。謂極短的時間,猶言剎那。《百喻經(jīng)·病人食雉肉喻》:“一切諸法念念生滅,何有一識常恒不變?!薄毒S摩經(jīng)·方便品》:“是身如電,念念不住?!?宋 蘇軾 《龜山辯才師》詩:“此身念念浮云改,寄語長 淮 今好在?!?/p>
(4).讀一讀。 陳殘?jiān)?《山谷風(fēng)煙》第二四章:“ 老楊 謙虛說:‘我念念可以,講解可不行呵?!?/p>
齊己名句,贈念《法華經(jīng)》僧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