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薩蠻問答
問:《菩薩蠻》的作者是誰?
答:菩薩蠻的作者是朱敦儒
問:菩薩蠻是哪個(gè)朝代的詩文?
答:菩薩蠻是宋代的作品
問:菩薩蠻是什么體裁?
答:詞
問:芭蕉葉上秋風(fēng)碧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芭蕉葉上秋風(fēng)碧 出自 宋代朱敦儒的《菩薩蠻》
問:芭蕉葉上秋風(fēng)碧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芭蕉葉上秋風(fēng)碧 的下一句是 晚來小雨流蘇濕。
問:出自朱敦儒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朱敦儒名句大全
- 異夢山中有異夢,重鎧奮雕戈。敷水西通渭,潼關(guān)北控河。凄涼鳴趙瑟,慷慨和燕歌。此事終當(dāng)在,無如老死何!
- 雁萬里銜蘆別故鄉(xiāng),云飛水宿向?yàn)t湘。數(shù)聲孤枕堪垂淚,幾處高樓欲斷腸。度日翩翩斜避影,臨風(fēng)一一直成行。年年辛苦來衡岳,羽翼摧殘隴塞霜。
- 春雨斷橋橫落淺沙邊,沙岸疏梅臥曉煙。新雨漲溪三尺水,漁翁來覓渡船錢。
- 寄華州馬戴(一作秋中聞馬戴游華山因寄)三峰待秋上,鳥外掛衣巾。猶見無窮景,應(yīng)非暫往身。水寒仙掌路,山遠(yuǎn)華陽人。欲問壇邊月,尋思闕復(fù)新。
- 東齋雜詠(道榻)紙閣蘆簾小榻安,一裘容易卻輕寒。誰驚午枕江湖夢,風(fēng)落晴窗柏子干。
- 絕句·古木陰中系短篷古木陰中系短篷,杖藜扶我過橋東。沾衣欲濕杏花雨,吹面不寒楊柳風(fēng)。
- 清明過下渚湖濕云堆雨未全輕,啅鵲翻枝已喚晴。含雨落化空淚眼,襲衣香草欲知名。細(xì)泉入竹通幽意,孤策侵苔記獨(dú)行。不醉河陽芳樹底,亂山攜酒過清明。
- 讀史記列傳西山薇蕨蜀山銅,可見夷齊與鄧通。佞幸圣賢俱餓死,若無史筆等頭空。
- 送小本禪師赴法云寓形天宇間,出處會(huì)有役。澹然都無營,百年何由畢。山林等憂患,軒冕亦戲劇。我未即歸休,師寧便安逸。王城滿豪杰,議論紛黑白。圣諦第一義,對(duì)面誰不識(shí)。師來亦何事,孤月掛空碧。是身如浮云,安得限南北。出岫本無心,既雨歸亦得。珠泉有舊約,何年掛瓶錫。
- 次韻和正仲碧蓮花好翁和了碧桃詠,并欲盡賦園中花。思遲才退句未吐,高篇已捷老柏涂。此花蔓生枝自勁,天水碧染雪藕紗。振鷺蟬聯(lián)蒼玉佩,不比掘閱紛衣麻。山阿幽人貞且吉,城隅靜女澹以華。偶然種之近蒼柏,君比兔絲疑未嘉。兔絲無根空托附,結(jié)子濫充方虊家。小兒欲以凌霄擬,一種粗俗堪嘆嗟。
- 仙家莫道無多事,十二瓊樓恨不歸——— 宋太宗緣識(shí)
- 罷省齋居事,安持壽殿卮——— 程大昌高宗皇帝挽詞四首
- 多情山色,有情江水,笑我歸無處——— 李之儀青玉案(用賀方回韻,有所禱而作)
- 天真不擾無馀感,誰似前溪下釣翁——— 強(qiáng)至再次前韻
- 憑軾皆俊民——— 陸機(jī)長安有狹邪行
- 底事詩筒來往密,結(jié)交多是苦吟人——— 釋文珦酬李筼房元日見寄韻
- 早歲遭逢異,中年促召頻——— 陸游舍北野望
- 陌上花開又一春,起來酒伴覓南鄰——— 李石和楊子土牛之什
- 今古一雙龍虎石,侍郎仙去是何年——— 白玉蟾贊歷代天師第四代諱滋字元微
- 誰分賓主強(qiáng)惺惺,問取磯頭新婦石。——— 黃庭堅(jiān)木蘭花令
- 4蔬菜決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