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劉學(xué)箕《哨遍》
木葉盡凋,湖色接天,雪月明江水。凌萬(wàn)頃、一葦縱所之。若憑虛馭風(fēng)仙子。聽洞簫、綿延不絕如縷,馀音裊裊游絲曳。乃舉酒賦詩(shī),玉鱗霜蟹,是中風(fēng)味偏美。任滿頭堆絮雪花飛。更月澹蓬窗凍云垂。山郁蒼蒼,橋臥沈沈,夜鵲驚起。噫。倚蘭槳兮。我今恍惚遺身世。漁樵甘放浪,蜉蝣然、寄天地。嘆富貴何時(shí)。功名浪語(yǔ)。人生寓樂雖情爾。知逝者如斯。盈虛如彼,則知變者如是。且物生宇宙各有司。非已有纖毫莫得之。委吾心、耳目所寄。用之而不竭,取則不吾禁,自色自聲,本非有意。望東來孤鶴縞其衣??斐酥拇讼梢?。
注釋參考
憑虛
(1).指 憑虛公子 。 晉 潘岳 《西征賦》:“指西賓所以言於東主, 安處 所以聽於 憑虛 也?!?/p>
(2).虛構(gòu)。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雜說下》:“ 宋玉 《高唐賦》云夢(mèng)神女於 陽(yáng)臺(tái) 。夫言并文章,句結(jié)音韻,以茲敘事,足驗(yàn)憑虛。” 宋 孫光憲 《北夢(mèng)瑣言·逸文一》:“ 溫 以為憑虛,殊不介意。” 劉師培 《文說·記事篇》:“后世文人,飾詞矯説,或尊己而卑人,或援古以證今,事每憑虛,詞多烏有?!?/p>
(3).凌空。 南朝 梁 袁昂 《古今書評(píng)》:“ 張伯英 書如 漢武帝 愛道,憑虛欲仙?!?宋 張孝祥 《菩薩蠻·登浮玉亭》詞:“微風(fēng)吹笑語(yǔ),白日魚龍舞。此意忽翩翩,憑虛吾欲仙。”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賦鶴》:“呀!這道士憑虛而去,莫非就是飛鳴過舟之鶴乎?” 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幻因》:“有龍宮二女,蜃閣憑虛。”
(4).無所依靠。 宋 葉適 《著作正字二劉公墓志銘》:“若募彼人響導(dǎo),挾異國(guó)濟(jì)師……憑虛蹈空,過為指料,將有臨危失據(jù)之憂矣。此所謂決天下於一擲者也?!?/p>
猶言凌空。 元 陸文圭 《減字木蘭花慢·滕王閣》詞:“聽佩玉鏘鳴,驂鸞小住,高閣憑虛?!?/p>
馭風(fēng)
(1).猶乘風(fēng)?!段倪x·謝莊<宋孝武宣貴妃誄>》:“響乘氣兮蘭馭風(fēng),德有遠(yuǎn)兮聲無窮?!?李周翰 注:“言貴妃德響若蘭氣馭風(fēng)遠(yuǎn)去而芳香無窮也?!?/p>
(2).謂仙道御風(fēng)而行。 唐 劉禹錫 《尋汪道士不遇》詩(shī):“仙子?xùn)|南秀,泠然善馭風(fēng)?!?唐 盧鴻一 《倒景臺(tái)》詩(shī)序:“可以邀馭風(fēng)之客,會(huì)絶塵之子,超逸真,盪遐襟?!?/p>
(3).形容飄然自得。 清 戴名世 《梅文常稿序》:“吾讀公諸子之文,凌云馭風(fēng),飄飄乎莫不瀟灑而自得也?!眳⒁姟?御風(fēng) ”。
仙子
仙子 (xiānzǐ) 見“仙女”劉學(xué)箕名句,哨遍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