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垂匹練相回縈,日月避隱韜光明,朝云暮雨犬吠晴
出自宋代孫應(yīng)時(shí)《峽中歌》:
峽中翠壁何崢嶸,排空百雉如層城。
重樓復(fù)道明丹青,神剜鬼刻斧鑒精。
呀然裂入兀不崩,飛流罅出懸珠瓔。
旌旆夾道繽逢迎,霜鋒雪鍔立萬兵。
奇峰十二劍削成,真膺等好不可評(píng)。
天柱拔立千仞擎,團(tuán)團(tuán)石骨蒙玉冰。
傍有巖穴半開扃,飛仙之宅凝神清。
蝦蟆下飲腹不盈,背負(fù)陰壑深窈冥。
金碧滿洞層云生,泓泉泠泠琴筑鳴。
林端黃牛老不耕,灘回白日隨人行。
石馬只耳夢(mèng)偶靈,神祠簫鼓何鏗鏗。
江流萬古郁不平,四時(shí)雷霆風(fēng)雹聲。
天垂匹練相回縈,日月避隱韜光明,朝云暮雨犬吠晴。
山腹人家真畫屏,亦有竹閣連松亭。
褰裳可登呼可應(yīng),但愁蠻語無由聽。
我來泝峽才幾程,所見如許心骨驚。
陽(yáng)臺(tái)滟澦次第經(jīng),磨礪筆鋒吾敵勍。
注釋參考
天垂
猶天際。 晉 左思 《蜀都賦》:“火井沉熒於幽泉,高爓飛煽於天垂?!?/p>
匹練
匹練 (pǐliàn) 成匹的長(zhǎng)幅白絹,比喻瀑布、江水、光柱等 waterfall (similar to a stretch of shining silk) 從山崖傾瀉而下的匹練極為壯觀回縈
回旋縈繞。 唐 元稹 《哭女樊四十韻》:“四年巴養(yǎng)育,萬里硤回縈?!?/p>
回旋縈繞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登廬山》詩(shī):“千巖盛阻積,萬壑勢(shì)迴縈。” 唐 李白 《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》詩(shī):“三十六曲水迴縈,一溪初入千花明?!?唐 元稹 《分水嶺》詩(shī):“勢(shì)高競(jìng)奔往,勢(shì)曲已迴縈。”
日月
日月 (rìyuè) 生計(jì);生活 life;livelihood 舒心的日月 太陽(yáng)和月亮 sun and moon避隱
(1).遮蔽;隱蔽?!妒酚洝ご笸鹆袀髡摗罚骸啊队肀炯o(jì)》言: 河 出 崑崙 。 崑崙 其高二千五百餘里,日月所相避隱為光明也?!?宋 葉適 《宿覺庵記》:“稍種竹樹,有所避隱出沒,以為風(fēng)雨晦明之地。”
(2).避世隱居。《后漢書·陳寔傳》:“后令復(fù)召為吏,乃避隱 陽(yáng)城山 中。” 三國(guó) 魏 曹植 《夏禹贊》:“避隱 商山 ,示不敢蒞,諸侯向己,乃奉天秩。” 元 袁桷 《安先生墓表》:“素多疾,嘗避隱 封龍山 ,然卒不得年。”
(3).回避躲藏。 宋 洪邁 《夷堅(jiān)支志景·黃陂丞》:“縣宰 建昌 李德叟 率主簿尉偕視之,二婦了不避隱?!?/p>
(4).避忌隱瞞。 明 盧象升 《特舉俸深賢能道臣疏》:“臣所言所行,有費(fèi)商榷者,本官無不直披心胸,未嘗瞻顧避隱。”
光明
光明 (guāngmíng) 亮光 light 不時(shí)的還有一串光明從山上橫飛過來,想是火車周行。——冰心《寄小讀者》 榮耀;光彩 glory 身后猶光明 光明 (guāngmíng) bright;promissing 明亮的 瓦楞上已經(jīng)雪白,房里也映得較光明?!蹲8!? 比喻正義或有希望 光明大道 母親沉痛的三言兩語的訴說以及我親眼見到的許多不平事實(shí),啟發(fā)了我幼年時(shí)期反抗壓迫追求光明的思想?!痘貞浳业哪赣H》 沒有私心 openhearted 光明磊落 心地光明朝云暮雨
比喻男女歡會(huì)。典出 戰(zhàn)國(guó) 楚 宋玉 《〈高唐賦〉序》: 楚襄王 與 宋玉 游 云夢(mèng) 之臺(tái),望 高唐 之觀。其上有云氣變化無窮。 玉 謂此氣為朝云,并對(duì)王說,過去先王曾游 高唐 ,怠而晝寢,夢(mèng)見一婦人,自稱是 巫山 之女,愿侍王枕席,王因幸之。 巫山 之女臨去時(shí)說:“妾在 巫山 之陽(yáng),高丘之阻,旦為朝云,暮為行雨,朝朝暮暮, 陽(yáng)臺(tái) 之下?!薄稘h魏南北朝墓志集釋·隋宮人朱氏墓志》:“朝云暮雨,何時(shí)復(fù)來?!?宋 陸游 《三峽歌》:“十二 巫山 見九峰,船頭彩翠滿秋空。朝云暮雨渾虛語,一夜猿啼明月中?!?明 沉受先 《三元記·歸槽》:“想當(dāng)初同起居,朝云暮雨,兩情正舒?!?鄧家彥 《有憶》詩(shī):“秋菊春蘭華未落,朝云暮雨化來殊。低徊往事心如醉,振觸新愁貌亦癯?!?/p>成語解釋暮:傍晚。早上是云,晚上是雨。原指神女的早晚變化,舊時(shí)用以喻指男女的歡會(huì)。朝云暮雨出處戰(zhàn)國(guó)·楚·宋玉《高唐賦》:“妾在巫山之陽(yáng),高丘之阻,旦為朝云,暮為行雨。朝朝暮暮,陽(yáng)臺(tái)之下?!笔褂美湮蚁胫汩|少女,但生的嫩色嬌顏,都只愛朝云暮雨,那個(gè)肯鳳只鸞單。
犬吠
狗叫。喻小的驚擾。 唐 杜牧 《上李司徒相公論用兵書》:“一軍無主,僅一月日,曾無犬吠,況於他謀?!眳⒁姟?犬吠之警 ”。
孫應(yīng)時(shí)名句,峽中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