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仇遠(yuǎn)《五更》:
杭城打六更,市樓已攢點(diǎn)。
流年莫催人,老色將冉冉。
注釋參考
六更
宋 宮中更漏較民間為短,宮中五更,民間才四更。宮中五更過后,梆鼓交作,始開宮門,俗稱之六更。 宋 周遵道 《豹隱紀(jì)談》卷一:“ 楊誠齋 詩云:‘天上歸來有六更。’蓋內(nèi)樓五更絶,柝鼓變作,謂之蝦蟆更,禁門方開,百官隨入,所謂六更者也。外方則謂之?dāng)€點(diǎn)云?!?宋 楊萬里 《謝余處恭送七夕酒果蜜食化生兒》詩:“醉眠管得銀河鵲,天上歸來打六更?!痹ⅲ骸坝韪缈荚?,殿廬夜漏殺五更之后復(fù)打一更,問之雞人,云:宮漏有六更?!?宋 汪元量 《醉歌》:“亂點(diǎn)連聲殺六更(一作:花底傳籌殺六更),熒熒庭燎待天明?!卑?, 宋 程大昌 《演繁露·六更》云:“其實(shí)宮鼓以外間四更促為五更,故五鼓終竟時,蚤於外間耳,鼓節(jié)未嘗溢六也?!?清 俞樾 《茶香室四鈔》有“ 宋 制并無六更”條,可參閱。
市樓
(1).市中樓房。又稱旗亭。古時建于集市中,上立旗幟,以為市吏候望之所?!度o黃圖·長安九市》:“夾 橫橋 大道,市樓皆重屋?!薄段倪x·張衡<西京賦>》“旗亭五重,俯察百隧” 三國 吳 薛綜 注:“旗亭,市樓也?!薄吨芏Y·地官·司市》“上旌于思次以令市” 清 孫詒讓 正義:“ 漢 市樓名旗亭,蓋亦立旗於上?!庇衷疲骸?漢 時市有市樓,為市吏候望之所?!?/p>
(2).市中樓房。又稱旗亭。指酒樓。其上亦立幟以為標(biāo)識。 唐 許渾 《郊居春日有懷府中諸公并柬王兵曹》詩:“僧舍覆碁消白日,市樓賒酒過青春。” 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酒樓》:“ 熙春樓 、 三元樓 、 五閒樓 ……已上皆市樓之表表者。” 胡懷琛 《贈王漱巖》詩:“市樓一日聚,話舊倍凄然?!?/p>
(3).星名。共六星,屬天市垣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:“旗中四星曰天市,中六星曰市樓?!薄缎墙?jīng)》卷下:“市樓六星在市門中?!?/p>
攢點(diǎn)
宋 制,宮中更漏比民間短,宮中五更過后,民間才是四更盡;宮中五更完畢,梆鼓交作,始開宮門,稱為“攢點(diǎn)”。俗稱蝦蟆更、六更。 明 清 沿用, 清 代又謂之發(fā)擂。 宋 無名氏 《豹隱紀(jì)談》:“ 楊誠齋 詩云:‘天上歸來有六更?!w內(nèi)樓五更絶,柝鼓變作,謂之蝦蟆更。禁門方開,百官隨入。所謂六更者也,外方則謂之?dāng)€點(diǎn)云?!?明 劉若愚 《酌中志·宮殿規(guī)制紀(jì)略》:“五更攢點(diǎn)后至?xí)詧?bào)九刻水者,刻漏房官及答應(yīng)長隨也?!?清 袁枚 《隨園隨筆·六更》:“ 宋 大內(nèi)五更已絶,則梆鼓遍作,號曰蝦蟆更,亦號六更。其時禁門開而百官集,如外方之?dāng)€點(diǎn),今之發(fā)擂是也?!?/p>
仇遠(yuǎn)名句,五更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