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六和》:
對策南宮恥詭隨,聊攄腹憤發(fā)胸奇。
并驅(qū)何異牛同驥,獨步方知虎畏羆。
罰汝業(yè)儒磨鐵硯,輸它擁妓寫烏絲。
區(qū)區(qū)夢里爭蕉鹿,笑殺傍人與士師。
注釋參考
對策
對策 (duìcè) 對付的策略或辦法 the way to deal with a situation;countermeasure;countermove 商量對策 應考的人在殿試中對答皇帝有關政治經(jīng)濟的策問 answer南宮
南宮 (Nángōng) 復姓 surname詭隨
謂不顧是非而妄隨人意?!对姟ご笱拧っ駝凇罚骸盁o縱詭隨,以謹無良。” 毛 傳:“詭隨,詭人之善,隨人之惡者?!?朱熹 集傳:“詭隨,不顧是非而妄隨人也。” 唐 羅隱 《讒書·敘二狂生》:“張口掉舌,則謂之訕謗;俛首避事,則謂之詭隨,是時難事也。”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》:“ 欽若 性傾巧,敢為矯誕,知節(jié)薄其為人,未嘗詭隨?!?魯迅 《書信集·致姚克》:“歷來所遇,變化萬端,陰險詭隨如此輩者甚多?!?/p>
憤發(fā)
(1).奮發(fā)?!妒酚洝で爻H月表》:“故憤發(fā)其所為天下雄,安在無土不王。” 漢 阮瑀 《為曹公作書與孫權》:“夫似是之言,莫不動聽,因形設象,易為變觀。示之以禍難,激之以恥辱,大丈夫雄心,能無憤發(fā)?” 清 方苞 《書<楊維斗先生傳>后》:“故不得已而呼號憤發(fā),置其身於死地,以冀君之一寤?!?/p>
(2).發(fā)怒。《漢書·汲黯傳》:“ 黯 時與 湯 論議, 湯 辯常在文深小苛, 黯 憤發(fā),駡曰:‘天下謂刀筆吏不可為公卿,果然。必 湯 也,令天下重足而立,仄目而視矣!’”《新唐書·宦者傳下·韓全誨張彥弘》:“帝顧衛(wèi)兵,或有憤發(fā)者,因履係解,目 全忠 :‘為吾繫之?!?全忠 跪結履,汗浹于背,而左右莫敢動。” 章炳麟 《革命道德說》:“其后 才常 權日盛,凡事不使 澤厚 知,又日狎妓飲燕不已, 澤厚 憤發(fā),爭之不可得?!?/p>
劉克莊名句,六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