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船欲訪烏程去,愁費金龜返畫橈
出自宋代陳舜俞《過平望驛有懷湖州李使君二首》:
柳色陰陰平望橋,春流西受霅溪潮。
玉樓有月清光遠,蘋渚生風(fēng)麗思飄。
寧使簿書堆幾案,已聞歌詠滿漁樵。
酒船欲訪烏程去,愁費金龜返畫橈。
注釋參考
酒船
亦作“ 酒舩 ”。1.供客人飲酒游樂的船?!稌x書·畢卓傳》:“ 卓 嘗謂人曰:‘得酒滿數(shù)百斛船,四時甘味置兩頭,右手持酒杯,左手持蟹螯,拍浮酒船中,便足了一生矣。’” 唐 羊士諤 《林館避暑》詩:“池島清陰里,無人泛酒船?!?金 趙沨 《西域觀水》詩:“安得酒舩常拍浮,四時甘味置兩頭。” 清 張篤慶 《憶舊》詩:“落花無語歸春水,弱絮多情上酒船?!?/p>
(2).即酒杯。 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豪爽》:“忽一少年持酒船唱曰:‘今日宜以門族官品自言?!?宋 朱敦儒 《減字木蘭花》詞:“痛飲何言,犀筯敲殘玉酒船?!眳⒁姟?酒杯 ”。
烏程
古名酒產(chǎn)地。有二說:一謂在 豫章 康樂縣 (今 江西省 萬載縣 ) 烏程鄉(xiāng) ,一謂在 湖州 烏程縣 (今 浙江省 湖州市 )。亦指美酒?!段倪x·張協(xié)<七命>》:“乃有 荊 南烏程, 豫 北竹葉。” 李善 注:“ 盛弘之 《荊州記》曰: 淥水 出 豫章 康樂縣 。其間 烏程鄉(xiāng) ,有酒官取水為酒,酒極甘美?!?劉良 注:“烏程、竹葉,酒名?!?宋 樂史 《太平寰宇記·江南東道六·湖州》:“《郡國志》云:古 烏程氏 居此,能醖酒,故以名縣?!?宋 歐陽修 《送胡學(xué)士知湖州》詩:“ 吳興 水精宮,樓閣在寒鑑。橘柚秋苞繁,烏程春甕釅。” 宋 蘇軾 《次韻答王鞏》:“今日扁舟去,白酒載烏程?!?清 方以智 《通雅·飲食》:“ 烏程 在今西 浙 湖州 , 秦 時有 程林 、 烏金 二家善釀?!?/p>
金龜
(1).黃金鑄的龜紐官印。 漢 代皇太子、列侯、丞相、大將軍等所用。見《漢官儀》卷下、《漢舊儀補遺》卷上。后泛指高官之印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王仲宣誄》:“金龜紫綬,以彰勛則?!?唐 盧照鄰 《失群雁》詩:“金龜全寫 中牟 印,玉鵠當變 萊蕪 釜。” 元 薩都剌 《再贈李溉之學(xué)士》詩:“笑擲金龜上酒船,不須圖像在 凌煙 ?!?唐 權(quán)德輿 《奉送孔十兄賓客承恩致政歸東都舊居》詩:“角巾華髮忽自遂,命服金龜君更與?!?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西市認母》:“珮玎咚,腰掛金龜,近天顏,談道經(jīng)幃?!?/p>
(2). 唐 代官員的一種佩飾。 唐 初,內(nèi)外官五品以上,皆佩魚袋。 武后 天授 元年,改內(nèi)外官佩魚為佩龜。三品以上龜袋用金飾,四品用銀飾,五品用銅飾。 中宗 初罷龜袋,復(fù)佩魚。
(3).指所佩雜玩之物。 唐 李白 《對酒憶賀監(jiān)》詩序:“太子賓客 賀公 ,於 長安 紫極宮 一見余,呼余為‘謫仙人’,因解金龜,換酒為樂?!?王琦 注:“金龜蓋是所佩雜玩之類,非 武后 朝內(nèi)外官所佩之金龜?!?明 何景明 《過寺中飲贈張元德侍御》詩:“腰下金龜在,明朝付酒壚?!?明 徐渭 《賀知章乞鑒湖一曲圖》詩:“幸有雙眸如 鏡水 ,一逢 李白 解金龜?!?/p>
畫橈
有畫飾的船槳。 唐 方干 《采蓮》詩:“指剝春蔥腕似雪,畫橈輕撥蒲根月?!?宋 賀鑄 《清平樂》詞之二:“幾時一葉蘭舟,畫橈鴉軋東流?!?明 徐禎卿 《青門歌送吳郎》:“千里 淮 流雙畫橈, 廣陵 驛前逢暮潮?!?/p>
陳舜俞名句,過平望驛有懷湖州李使君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