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通交契密,晚接道流新
出自唐代杜甫《寄張十二山人彪三十韻》:
獨(dú)臥嵩陽客,三違潁水春。
艱難隨老母,慘澹向時(shí)人。
謝氏尋山屐,陶公漉酒巾。
群兇彌宇宙,此物在風(fēng)塵。
歷下辭姜被,關(guān)西得孟鄰。
早通交契密,晚接道流新。
靜者心多妙,先生藝絕倫。
草書何太苦,詩(shī)興不無神。
曹植休前輩,張芝更后身。
數(shù)篇吟可老,一字買堪貧。
將恐曾防寇,深潛托所親。
寧聞倚門夕,盡力潔飧晨。
疏懶為名誤,驅(qū)馳喪我真。
索居猶寂寞,相遇益悲辛。
流轉(zhuǎn)依邊徼,逢迎念席珍。
時(shí)來故舊少,亂后別離頻。
世祖修高廟,文公賞從臣。
商山猶入楚,源水不離秦。
存想青龍秘,騎行白鹿馴。
耕巖非谷口,結(jié)草即河濱。
肘后符應(yīng)驗(yàn),囊中藥未陳。
旅懷殊不愜,良覿渺無因。
自古皆悲恨,浮生有屈伸。
此邦今尚武,何處且依仁。
鼓角凌天籟,關(guān)山信月輪。
官場(chǎng)羅鎮(zhèn)磧,賊火近洮岷。
蕭索論兵地,蒼茫斗將辰。
大軍多處所,馀孽尚紛綸。
高興知籠鳥,斯文起獲麟。
窮秋正搖落,回首望松筠。
注釋參考
通交
結(jié)交;交往。 宋 司馬光 《涑水記聞》卷十六:“御史知雜 張璪 聞之,陰訪求當(dāng)世與 俠 ( 鄭俠 )通交狀?!?元 岳伯川 《鐵拐李》第一折:“你道是新官正,決難逃,俺這舊吏富,易通交?!?/p>
契密
密切;親密。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三六:“平日中表兄妹,柬帖往來契密,則有之,何曾有私逃之約?” 明 王世貞 《石羊生傳》:“ 元瑞 亦奇 助甫 詩(shī),契密無間,且各自悵相遇晚?!?/p>
晚接
(1).再遇;再相見。 唐 杜甫 《寄張十二山人彪三十韻》:“早通交契密,晚接道流新。”
(2).猶新交。 宋 蘇軾 《和陶詩(shī)答龐參軍》之二:“雖云晚接,數(shù)面自親?!?/p>
道流
(1).某種主張、教義的流布?!肚f子·山木》:“道流而不明居,德行而不名處?!?/p>
(2).指道家?!段倪x·孔稚珪<北山移文>》:“談空空於釋部,覈玄玄於道流?!?李善 注:“釋部,內(nèi)典也?!稘h書》曰:‘道家流者,出於史官,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也。’”
(3).道士之輩。 唐 孟浩然 《梅道士水亭》詩(shī):“傲吏非凡吏,名流即道流。” 宋 王十朋 《龍瑞道士贈(zèng)蘭》詩(shī):“清含道流氣,輕帶羽衣黃?!?阿英 《關(guān)于北京<燕九竹枝詞>》:“至今遠(yuǎn)近道流,皆于此日聚城西 白云觀 ,觀即 長(zhǎng)春 修煉處也?!?/p>
(4).指道教。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七:“ 玄宗 雖崇奉道流,那 惠妃 卻篤信佛教,各有所好?!?/p>
杜甫名句,寄張十二山人彪三十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