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嵲《秋日訪野人》:
忽忽倦幽獨(dú),試尋居士室。
循籬野蔓懸,閉戶鄰雞出。
小水已清泠,前山政岑郁。
禾黍滿平川,高低動(dòng)殘日。
注釋參考
忽忽
忽忽 (hūhū) 失意貌 frustratedly;absent-minded 忽忽如狂。——《漢書·李廣蘇建傳》 時(shí)間快速飛逝的樣子 time,pass in a flash 離開杭州,忽忽又是一年幽獨(dú)
(1).靜寂孤獨(dú)。亦指靜寂孤獨(dú)的人?!冻o·九章·涉江》:“哀吾生之無樂兮,幽獨(dú)處乎山中?!?唐 杜甫 《久雨期王將軍不至》詩:“天雨蕭蕭滯茅屋,空山無以慰幽獨(dú)?!?唐 司空圖 《秋思》詩:“勢利長草草,何人訪幽獨(dú)?”
(2).獨(dú)處。 清 陳確 《講義二·盡心章》:“古有謂性為天所命者,非推高之詞也,正欲合言之而使學(xué)者反求諸幽獨(dú)之地焉耳?!?清 譚嗣同 《仁學(xué)》二:“莫顯乎微,容色可徵意旨;莫見乎隱,幽獨(dú)即是大廷。”
居士
居士 (jūshì) 舊時(shí)出家人對在家信佛的人的泛稱 lay Buddhist 古代稱有德才而隱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hermit張嵲名句,秋日訪野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