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蕊何曾見,詩筒已再開
出自宋代趙蕃《陳嚴(yán)二先生和前詩見示次韻報之》:
梅蕊何曾見,詩筒已再開。
如憐今歲盡,喚起好春來。
咫尺花當(dāng)動,侵尋老故催。
不知榮悴閱,更得幾何回。
注釋參考
梅蕊
梅花蓓蕾。 宋 歐陽修 《蝶戀花》詞:“臘雪初消梅蕊綻。梅雪相和,喜鵲穿花轉(zhuǎn)?!?宋 朱熹 《和李伯玉用東坡韻賦梅花》:“忽聞梅蕊臘前破, 楚 客不愛蘭佩昏。” 宋 韓淲 《賀新郎·十三日小園梅枝微紅點綴便覺可句》詞:“梅蕊依稀矣。歲華深、翛然但把,杖蔾閒倚?!?/p>
何曾
何曾 (hécéng) 反問表示未曾 never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會成為總統(tǒng)?詩筒
亦作“ 詩筩 ”。1.盛詩稿以便傳遞的竹筒。 唐 白居易 《秋寄微之十二韻》:“忙多對酒榼,興少閲詩筒?!弊宰ⅲ骸按嗽?杭州 ,兩 浙 唱和詩贈答,於筒中遞來往。” 元 胡助 《南城試院和王子肅韻》之二:“簾外官閑深院鎖,詩筒來往不嫌多。”《紅樓夢》第二二回:“太監(jiān)又將頒賜之物送與猜著之人,每人一個宮製詩筒,一柄茶筅?!?/p>
(2).喻指滿腹詩才的詩人。 元 張可久 《折桂令·西湖懷古》曲:“飛來何處奇峰,笑引吟翁,醉倒詩筩?!?/p>
趙蕃名句,陳嚴(yán)二先生和前詩見示次韻報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