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陳允平《疏影》
千峰翠玉。送孤云伴我,羅窗清宿。拂曉憑虛,春碧生寒,衣單瘦倚筇竹。東風(fēng)不解吹愁醒,但芳草、溪城南北。認霧鬟,遙鎖修顰,眉嫵為誰愁獨。江上輕鷗似識,背昭亭兩兩,飛破晴淥。一片蒼煙,隔斷家山,夢繞石窗蘿屋。相看不厭朝還暮,算幾度、赤闌干曲。待倩詩、收拾歸來,寫作臥游屏幅。
注釋參考
拂曉
拂曉 (fúxiǎo) 天快亮的時候 daybreak 緊連黎明前的時間 before dawn憑虛
(1).指 憑虛公子 。 晉 潘岳 《西征賦》:“指西賓所以言於東主, 安處 所以聽於 憑虛 也?!?/p>
(2).虛構(gòu)。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雜說下》:“ 宋玉 《高唐賦》云夢神女於 陽臺 。夫言并文章,句結(jié)音韻,以茲敘事,足驗憑虛。” 宋 孫光憲 《北夢瑣言·逸文一》:“ 溫 以為憑虛,殊不介意?!?劉師培 《文說·記事篇》:“后世文人,飾詞矯説,或尊己而卑人,或援古以證今,事每憑虛,詞多烏有?!?/p>
(3).凌空。 南朝 梁 袁昂 《古今書評》:“ 張伯英 書如 漢武帝 愛道,憑虛欲仙。” 宋 張孝祥 《菩薩蠻·登浮玉亭》詞:“微風(fēng)吹笑語,白日魚龍舞。此意忽翩翩,憑虛吾欲仙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賦鶴》:“呀!這道士憑虛而去,莫非就是飛鳴過舟之鶴乎?” 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幻因》:“有龍宮二女,蜃閣憑虛?!?/p>
(4).無所依靠。 宋 葉適 《著作正字二劉公墓志銘》:“若募彼人響導(dǎo),挾異國濟師……憑虛蹈空,過為指料,將有臨危失據(jù)之憂矣。此所謂決天下於一擲者也?!?/p>
猶言凌空。 元 陸文圭 《減字木蘭花慢·滕王閣》詞:“聽佩玉鏘鳴,驂鸞小住,高閣憑虛。”
春碧
(1).春日碧綠色的景物。指春山、春水或春草等。 唐 李賀 《難忘曲》:“蜂語繞妝鏡,拂蛾學(xué)春碧?!?唐 溫庭筠 《謝公墅歌》:“ 朱雀航 南繞香陌, 謝郎 東墅連春碧?!?南唐 張泌 《思越人》詞:“東風(fēng)澹蕩慵無力,黛眉愁聚春碧?!?/p>
(2).酒名。 宋 史達祖 《喜遷鶯》詞:“柳院燈疏,梅廳雪在,誰與細傾春碧?!?宋 陸游 《道院雜興》詩之三:“ 東樓 誰記傾春碧, 北嶺 空思擘晚紅。”自注:“廚醖本名重碧, 范至能 易為春碧?!?/p>
衣單
袈裟和度牒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八回:“惡和尚聽了,懷恨在心,也不辭老和尚,次日,收拾衣單去了?!?/p>
筇竹
(1).竹名。因高節(jié)實中,常用以為手杖,為杖中珍品。 晉 戴凱之 《竹譜》:“筇竹高節(jié)實中,為杖之極。《廣志》云山 南廣 邛都縣 。” 唐 盧綸 《送張郎中還蜀歌》:“筇竹筍長椒瘴起,荔支花發(fā)杜鵑鳴。”
(2).手杖。 宋 陸游 《出游》詩:“來往人間不計年,一枝筇竹雪垂肩?!?元 善住 《次韻山村先生》之二:“待得笙歌城郭去,苧袍竹筇自閒行。” 明 高啟 《偃松行》:“ 葛陂 筇竹亦騰化,神物終去可久覊?”
陳允平名句,疏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3和聚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