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陸游《飯後偶題》
環(huán)堵蕭然百慮忘,天教得飯飫枯腸。
長(zhǎng)橋鮓美桃花嫩,北苑茶新帶胯方。
漠漠寒花欹晚照,翩翩孤蝶弄秋光。
解衣捫腹西窗下,賴有新詩破日長(zhǎng)。
注釋參考
長(zhǎng)橋
橋名。在 江蘇省 宜興市 ,建于 東漢 時(shí),相傳為 晉 周處 斬蛟處,又名 蛟橋 。橋跨 荊溪 ,又名 荊溪橋 ?!稌x書·周處傳》:“ 南山 白額猛獸, 長(zhǎng)橋 下蛟,并子為三矣。”《初學(xué)記》卷七引 晉 祖臺(tái)之 《志怪》:“ 義興郡 溪渚 長(zhǎng)橋 下,有蒼蛟吞噉人, 周處 執(zhí)劍橋側(cè),伺久之,遇出。于是懸自橋上,投下蛟背,而刺蛟數(shù)瘡,流血滿溪,自郡渚至 太湖 勾浦 乃死?!?唐 李賀 《聽穎師彈琴歌》:“誰看挾劍赴 長(zhǎng)橋 ,誰看浸髮題春竹?!?唐 李賀 《送秦光祿北征》詩:“ 周處 長(zhǎng)橋 役, 侯調(diào) 短弄哀。”
桃花
亦作“ 桃華 ”。1.桃樹所開的花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物色》:“‘灼灼’狀桃花之鮮,‘依依’盡楊柳之貌。” 唐 張志和 《漁父》詞之一:“ 西塞 山前白鷺飛,桃花流水鱖魚肥。” 元 貫云石 《折桂令·送春》曲:“落日啼鵑,流水桃花?!?清 龔自珍 《宋先生述》:“朱書如桃華,日罄五七十紙。” 楊朔 《海市》:“年年桃花開時(shí),就像那千萬朵朝霞到海島上來?!?/p>
(2).形容女子容貌。 唐 溫庭筠 《照影曲》:“桃花百媚如欲語,曾為無雙今兩身。” 清 徐士鑾 《宋艷·駁辨》:“詩云:一從蕙死蘭枯后,剛道桃花好面皮?!?/p>
(3).指桃花馬。 唐 岑參 《玉門關(guān)蓋將軍歌》:“桃花叱撥價(jià)最殊,騎將獵向城南隅。” 宋 郭昭符 《秋日同知州潘贊善朝陽巖閑望歸郡中書事》詩:“畫橈淥水沙棠輕,朱鞅追風(fēng)桃花速?!?/p>
(4).“ 桃花水 ”的省稱。指春汛。 宋 蘇軾 《次韻王定國(guó)南遷回見寄》:“相逢為我話留滯,桃花春漲孤舟起?!?/p>
(5).病名。癬的一種。 清 陸長(zhǎng)春 《香飲樓賓談·徐氏二女》:“次女犯桃花百日,為美玉之玷?!?/p>
北苑茶
茶名。 南唐 禁苑有北苑使,善制茶,人以為貴,謂之北苑茶。其后 建州 鳳凰山 所產(chǎn)之茶,亦稱北苑茶。 宋 沉括 《夢(mèng)溪補(bǔ)筆談·故事》:“ 建 茶之美者,號(hào)北苑茶?!币嗍∽鳌?北苑 ”。 宋 秦觀 《滿庭芳·詠茶》詞:“北苑研膏,方圭圓璧,萬里名動(dòng)京關(guān)?!?/p>
帶胯
亦作“ 帶銙 ”。佩帶上銜蹀躞之環(huán),用以掛弓矢刀劍。 唐 白居易 《和春深》詩之四:“通犀排帶胯,瑞鶻勘袍花?!?宋 沉括 《夢(mèng)溪筆談·故事一》:“帶衣所垂蹀躞,蓋欲佩帶弓劍、帉帨、算囊、刀礪之類。自后雖去蹀躞,而猶存其環(huán),環(huán)所以銜蹀躞,如馬之鞦根,即今之帶銙也。” 宋 杜綰 《云林石譜·墨玉石》:“ 西蜀 諸山多產(chǎn)墨玉,在深土中,其質(zhì)如石,色深黑,體甚輕輭,土人鐫治為帶胯或器物,極光潤(rùn)?!眳⒁姟?帶鉤 ”。
陸游名句,飯後偶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