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認(rèn)英皇立湘渚,翠華不返凝怨慕
出自宋代梅摯《和王益新繁縣東湖瑞蓮歌》:
東湖七月湖水平,鱗波暗織簫籟聲。
中有植蓮一萬本,紅漪相照擒繁英。
地靈氣粹不我測(cè),雙葩條如同一莖。
黃姑織女渡銀漢,蜺旗鳳葆羅空青。
又認(rèn)英皇立湘渚,翠華不返凝怨慕。
五十哀弦頓曉聲,駢首低昂泣珠露。
是時(shí)主人集宴喜,湖光浸筵霞腳膩。
朋簪峨峨盡才子,椽筆交輝云藻麗。
酒酣倚欄惜紅暉,炳素徘徊縈不飛。
魏宮甄后晝方寢,彷佛有人持玉衣。
此邑古來無異政,室家瘡痏何由慶。
三年鼠竊例皆然,以薪救火火彌盛。
自公柅車政克和,載途鼓腹騰謳歌,歌公用心日皎皎,不獨(dú)于今古應(yīng)少。
因感珍芳兩兩開,玉貫珠聯(lián)當(dāng)縣沼。
況我與公高適道,芝歌肯跡商山皓。
嘉謀嘉猷思入陳,愿將此美歸華勛。
注釋參考
英皇
帝舜 二妃 女英 與 娥皇 的并稱。 漢 崔琦 《外戚箴》:“昔在 帝舜 ,德隆 英 皇 ?!?宋 蘇軾 《潮州韓文公廟碑》:“ 歷 舜 九疑 吊 英 皇 , 祝融 先驅(qū) 海若 藏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封三娘》:“吾姊妹,骨肉不啻也,然終無百年聚,計(jì)不如效 英 皇 ?!?陳家鼎 《洞庭湖舟中感唐希陶見贈(zèng)》詩(shī):“姊妹欣逢巾幗長(zhǎng), 英 皇 迎爾過 君山 。”
翠華
(1).天子儀仗中以翠羽為飾的旗幟或車蓋。《文選·司馬相如<上林賦>》:“建翠華之旗,樹靈鼉之鼓?!?李善 注:“翠華,以翠羽為葆也?!?南朝 梁 沉約 《九日侍宴樂游苑》詩(shī):“虹旌迢遞,翠華葳蕤?!?/p>
(2).為御車或帝王的代稱。 唐 陳鴻 《長(zhǎng)恨歌傳》:“ 潼關(guān) 不守,翠華南幸?!?宋 陸游 《曉嘆》詩(shī):“翠華東廵五十年,赤縣神州滿戎狄?!?清 陳維崧 《游顧龍山》詩(shī):“聞?wù)h當(dāng)年翠華廵,朱旗暗卷殘碑在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拜壇》:“想翠華,守枯 煤山 幾枝花。”
怨慕
《孟子·萬章上》:“ 萬章 問曰:‘ 舜 往於田,號(hào)泣於旻天,何為其號(hào)泣也?’ 孟子 曰:‘怨慕也?!?趙岐 注:“言 舜 自怨遭父母見惡之厄而思慕也。” 朱熹 集注:“怨慕,怨己之不得其親而思慕也。”后泛指因不得相見而思慕。 晉 陸機(jī) 《贈(zèng)從兄車騎》詩(shī):“感彼歸途艱,使我怨慕深?!?唐 元稹 《鶯鶯傳》:“﹝ 崔氏 ﹞往往沉吟章句,怨慕者久之?!?嚴(yán)復(fù) 夏曾佑 《國(guó)聞報(bào)館附印〈說部〉緣起》:“必其人有過人之行,偏勝獨(dú)長(zhǎng)之處,而使天下之人怪嘆駭汗,怨慕流連,不能自止者。”
梅摯名句,和王益新繁縣東湖瑞蓮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