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周紫芝《永遇樂》:
槐幄如云,燕泥猶濕,雨馀清暑。
細(xì)草搖風(fēng),小荷擎雨,時(shí)節(jié)還端午。
碧羅窗底,依稀記得,閑系翠絲煙縷。
到如今、前歡如夢,還對彩絳無語。
榴花半吐,金刀猶在,往事更堪重?cái)?shù)。
艾虎釵頭,菖蒲酒里,舊約渾無據(jù)。
輕衫如霧,玉肌似削,人在畫樓深處。
想靈符、無人共帶,翠眉暗聚。
注釋參考
依稀
依稀 (yīxī) 含糊不清地,不明確地 vaguely;dimly 依稀掩映?!濉?林覺民《與妻書》記得
記得 (jìde) 想得起來;沒有忘記 remember well 一切都還記得煙縷
亦作“煙縷”。1.裊裊上升的細(xì)長煙氣。 五代 王周 《道院》詩:“誰知是官府,煙縷滿爐沉。” 碧野 《沒有花的春天》第十章:“ 阿興 又狠狠地吸起煙來,默默地望著煙縷沉思起來?!?/p>
(2).指柳條。 南唐 李中 《途中柳》詩:“無人折煙縷,落日拂溪橋。”參見“ 煙柳 ”。
周紫芝名句,永遇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